• 29阅读
  • 0回复

并肩战斗在深山老林——记中国地质工作队在苏丹英格萨纳山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2-22
第5版()
专栏:苏丹通讯

并肩战斗在深山老林
——记中国地质工作队在苏丹英格萨纳山区
苏丹青尼罗省东南部的英格萨纳山,方圆约二千平方公里。这里峰峦起伏,怪石嶙峋,山坡上到处都是杂草和丛林。但在这一片荒莽的地区,却埋藏着丰富的铬铁矿。一九七四年,根据中国—苏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一支中国地质工作队来到这里,和苏丹地质工作者一起,走进深山普查勘探铬铁矿。他们并肩战斗。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作出了显著成绩,并在共同战斗中结下了团结战斗的深厚情谊。
战 斗 情 谊 分 外 亲
直接参与地质队工作的英格萨纳人,和中国地质工作者密切合作,在铬铁矿的普查勘探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他们努力学、刻苦练,很快掌握了技术,一支英格萨纳族的技术工人队伍已经成长起来,和中国地质工作者并肩转战在英格萨纳山的群峰之上。他们熟悉当地情况,吃苦耐劳,善于爬山走路。他们不仅自己找矿,还利用和当地群众的密切联系,四出宣传,动员群众报矿。
在工作中,中国、苏丹两国地质学家之间,也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过去,由于雨季遍地泥泞,交通困难,在英格萨纳山区的地质工作不得不停止。但在这次铬铁矿的普查勘探工作中,两国地质工作者为了争取时间一致同意打破常规,雨季施工。食品从山下运不进来,他们就提前囤粮,并在山上开荒种菜。一九七四年第一年种菜,就生产了二十多个品种的一万三千余斤蔬菜。自给有余,还送给附近群众吃。现在两国地质工作者已在山上并肩战斗了三个雨季。喜看胜利成果,战斗情谊,分外亲密。
用钻机钻探时,需向钻孔中灌入一种含高岭土的粘土泥浆,用以冷却钻头,保护孔壁。过去,这种粘土全靠进口,费用很贵,而且不能及时保证工程需要。中国地质工作队就千方百计在当地找到了这种粘土。经过加工处理,完全可以在钻探时使用。在苏丹地质学家热情支持下,现在,英格萨纳山地质钻探工作所用的泥浆,全都是山上粘土加工制成的。工地负责人马赫迪在向苏丹地质局的工作报告中满怀豪情地写道:“我们第一次在钻探工作中使用了苏丹自己的粘土。”
“从心底里喜欢你们”
英格萨纳山区的行政机关设在一个叫做巴乌的村子里。中国地质工作队初到山区时,营地尚未建立。巴乌村人民委员会就让出自己的办公室,巴乌小学也腾出一些教室给中国地质工作队当临时住地。山区缺水,当时苏丹政府正在巴乌附近的一个山沟里修建水库,但尚未建成,队上自己的运水汽车也未运到。巴乌水库工地每天派水车到几十公里以外去为中国地质工作人员运水。中国地质工作者在山沟里找矿,有时迷路,当地人民总是主动热情地担任向导。山区的土壤大都是黑色粘土,雨后又粘又软,溜滑难走。每当中国地质工作队的汽车陷在泥里时,总有苏丹朋友前来帮助推车挖泥。一次,一辆北京吉普陷在泥里了,怎么也推不出来。正着急,来了几位英格萨纳人,帮助把汽车从泥里抬了出来,并且一直把中国朋友送到石子路面时才告辞离去。又有一次,地质队两名队员从巴乌去达马津。雨后路滑,半路汽车陷在泥里。附近的阿加迪国营农场职员知道后,派来了两台拖拉机,把汽车拖了出来。巴乌村人民委员会主席穆赫德·萨阿德对中国地质工作队队长说:“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用自己的行动表现了对苏丹人民的真诚友谊,英格萨纳人从心底里喜欢你们。”同样,中国地质工作队的人员,时刻记着毛主席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的教导,也把英格萨纳山区的人民当做亲兄弟看待。苏丹工人的住房被大雨冲毁了,他们冒雨去帮助搬迁、抢修,当地老乡房屋失火了,他们奋不顾身地去救火。队上有两名中国医生,原是专为队员看病的,他们主动为当地群众治病。后来,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成了山区的一个小小医疗队。两年多来,他们共救治当地病人约两万人次。因为山区缺水,每逢苏丹节庆,中国地质工作队就想到了当地老乡的需要,总是利用自己的运水汽车,装满巴乌水库的清水,挨村挨户送水。
永远友好的象征
中国地质工作队为格巴尼特村人找水的事,也在当地人民中广泛传诵。
由于过去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了英格萨纳山区人民生活的贫困。缺水是山区最突出的问题。格巴尼特村是一个有几千人口的大村,但全村唯一的“水源”就是一条干河床底一个洞里的渗水。每天,村民成群结队,赶着牲口到这里排队等水。在旱季,妇女们要翻山越岭到一、二十公里以外去找水。因为没有水,有的甚至全家迁移。一九七四年五月,中国地质工作队的一个分队来到这里工作。队员们看到这种情况,十分关切,决心为当地人民找到新的水源,并且在苏丹“五二五”革命五周年前打出水井,增添节日的喜庆。经过仔细调查,他们在一条干河沟的旁边确定了井位。
山区岩石坚硬。中国地质工作者们,冒着烈日下五十多度的高温,紧握烫手的钢钎,挥锤奋战。中国人打井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全村,村民们闻讯赶来支援。在抢修最紧张的几天里,许多当地村民主动参加义务劳动。苏丹工人萨瓦格和司机阿巴斯等,每天和中国地质工作者一起工作到半夜十二点以后,第二天一早又照常上班工作。经过中国人和苏丹人五天的共同战斗,制止了一度出现的塌方危险,一口深四点六米的水井胜利建成。这口井每小时涌水五吨,水质清凉洁净,完全可以满足全村人民的生活用水需要。新井建成,全村欢腾,一致同意把水井命名为“友谊井”。五月二十三日为“友谊井”建成举行了盛大的庆祝大会。英格萨纳山铬铁矿普查勘探工程苏丹方面负责人马赫迪在大会上说:“友谊井是中国、苏丹两国人民永远友好的象征。”巴乌水库工程师说:“友谊井为我们今后利用山区地下水提供了新的经验。”
(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