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拖拉机训练班第一期毕业 学员分赴各地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8
第3版()
专栏:

  拖拉机训练班第一期毕业
学员分赴各地工作
【本报讯】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举办的第一期拖拉机训练班学员四百五十余人,于九日举行毕业典礼后,已分别出发前往河北、平原、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山西、山东、察哈尔、宁夏等省工作。此期训练班于去年十二月中旬开学,学员是抽调的全国各地拖拉机工作人员。在学习期间,各地学员互相交换了工作中的经验,学习了新的技术和农业知识。并通过小组研究,得出了国营机械农场的组织、管理与经营上的初步经验。对全国机械耕作农场的概况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领导机关今年能更有系统地配备力量。同时,经过各地学员的商讨,初步地统一了拖拉机与农具上的各地不同的名称,使今后各地交流经验较为方便。
在学习中,一部分农民学员表现了高度的学习热情和优异的智慧,他们虽然文化程度很低,但通过苦心学习和小组互助,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农民学员杨国卿,去年到天津后才开始学写字,到班里学习时,不能记笔记,然而他凭脑力记忆,痛下工夫,结果,他在四次考试中总平均成绩将近七十分,达到一般学员水准。杨春青也是农村青年,本来一个字都不识,但在去年的学习中,不但搞通了机器,学会机耕,还学了文化,现在已会记笔记了。
对于一部分知识分子出身的学员和教员,经过这次集体性的学习,也改变了他们自高自大等小资产阶级意识,在工农群众里锻炼了自己,加强了劳动观点,认识了和工农群众结合的重要性及怎样结合的方法。也改变了一部分学员单纯重视拖拉机的学习,忽视农具及农业常识学习的偏向,大家认识了学习拖拉机是为农业服务,并不是为了拖拉机而学习。
学习中的缺点,首先是班里干部多是各地农场临时抽调来的,三个月后就回各场工作,所以不免产生了临时工作思想。而且在学习上缺乏周密的计划性;时间短,学员程度不齐;教学工作形成被动,工作显得忙乱。学习中缺乏检查,各地经验还有一部分未总结出来。这些都可作为今后办这种短期训练班的教训。
(拖拉机训练班通讯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