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阅读
  • 0回复

卢翠英——一个领导生产的女支部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8
第3版()
专栏:

  卢翠英
——一个领导生产的女支部书记
辛拓
卢翠英,今年二十岁,是房山县五区周口村的女劳动英雄,领导着一个贯彻全年生产的拨工组。她又是该村的支部书记,和全村的党与非党的干部们合作得很好。
卢翠英的家庭很贫苦,租种了陈家地主的八亩地,一年辛苦,除去交了五石六斗租子,日伪蒋统治时代的勒索外,只剩下几把粗糠了。因此,卢翠英十二岁就跟着她父亲到周口店去走窑,捡煤核。身上从来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
周口村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解放京津战役前解放,卢翠英还只有十八岁。她在工作组的帮助教育下,心眼亮了,要求站起来解放自己,反对封建势力。她又参加了县、区召开的训练班,一天天地明白了要消灭封建势力,必须坚决斗争。她领导着全村农民,向封建地主进行了土地改革。她分得了六亩地、两间房。同时,由于她工作积极,被选为村代表和村妇联主任。在党内,她被任为支部书记。
土地改革结束了,翠英参加了区里召开的三月生产会议。回村后,就挨门挨户的宣传说:“劳动是最光荣的,土地改革后,就要生产致富,劳动发家呀!”“妇女要想解放,不能光靠男人吃饭呀!男女平等就都要参加生产!”
搞好“合心组” 带头影响全村。
周口村本来是个穷村;平常年景就差四个月吃粮。群众多依靠卖工、走窑、烧灰为生。再加上历年来日伪、国民党反动派的勒索,一开春就有好多户没的吃,当时又正赶上春季植树、播种,工作上困难颇多。这时卢翠英想起了区里说的“合作互助”,便串通了卢玉琴、李淑琴等五个青年妇女,组织了一个拨工组。她们这组说话和气团结,所以她们自称为:“合心组”。同时号召全村妇女都参加生产,腾出男人卖工挣粮吃。“合心组”成立后先动手栽了六十棵树,五个人一晌午就刨了一亩三分地,全组又挑水点种了十三亩棉花、花生、五百棵瓜,共使了六十五个工,省下了五十五个男工,上窑背煤挣回四石多玉米。在“合心组”的带头影响下,通过全体村干部分片组织动员,全村有劳动力的妇女二百六十三人中当时就有一百九十三个人参加送粪、种地、刨坑、放水、点籽。其中有一百一十八个人组织起二十四个临时拨工组。全村种棉花花生二百六十三亩(区里布置的是一百八十亩),一共用了一千六百个工,其中妇女就占了六百个工。
卢翠英参加了五月专署生产会议之后,报纸上表扬了她,生产就更起劲了。当时正赶上锄苗,村里没吃的户更多了。她又继续组织妇女锄苗。为了带动军属生产,“合心组”主动吸收了军属冯玉臣家,她们七家共有六十六亩地,全部锄了三遍,其中有十二亩锄到四到五遍,三亩棉花锄了六遍。七家共省下一百八十个男工,上窑背煤挣玉米九石四斗。原来确定给冯玉臣家代耕工三十五个,但她除了播种时用了一个半工外,锄苗全是“合心组”拨工锄的。在“合心组”的带头影响和村干部分片动员组织下又有六十二个妇女参加锄苗,全村共有两千六百八十三亩地,其中妇女锄头遍的有九百亩,锄二遍的有一百五十亩,三遍的有八十一亩,省下男工上窑挣回了玉米五十石。妇女还普遍地打野菜,就这样渡过了夏荒。锄苗时正是阴雨连天,锄地就等于给草搬家,她就发动了妇女拔草,拔下的草刨坑压肥,一共压了有六十多万斤绿肥。
棉花长到一尺多高的时候,起了蚜虫。村里人们说是“天灾”、“神虫”,越治越多。她到区里开会听说烟叶水能治,可又没钱买。她跟村干部们开会商量了一下,采纳了六十多岁的实业委员的意见,和十二个男女干部到村西山上去刨“五加皮”根,和“切蒿”(均药材名),一共刨了二百一十多斤,回来半夜没睡觉,把药砸碎了加上石灰熬了两大锅,第二天就和村干部拿药水先治自己的地。头天拿药水洗了之后,第二天一层黑忽忽的蚜虫就变成一层白霜,蚜虫治死了。这一传开,村里人都抢着拿药水洗,棉蚜虫扑灭了。
区里开生产检阅大会时,民主评判,红旗归周口村。卢翠英抱着大红旗回村来,周口村成了生产模范村了。
在三秋工作开始时,她向全村提出了“保旗”的号召。卢翠英亲自背着大枪带领着三个民兵班白天黑夜轮回巡逻护秋。群众都说:“往年花好多粮食雇看青的,粮食也不少丢;今年一粒没拿,一颗粮食也没丢,真是共产党的办法高!”“合心组”在三秋工作中的计划是(一)全组土地除耕地外,保证不用男工收拾。(二)留下棉地。(三)全部浸种,田间选种。(四)除自己收割外,早晚卖工帮人掏谷,每人保证挣一件棉衣或一个小猪。计划订出后,全组头天就割了三亩谷,回来还掏了晒起来,十天的功夫收割了七家的地。以“合心组”的模范作用带动全村妇女田间选种五十七石谷,四十五石玉米。卢翠英给人家掏谷挣了一万九千二百元(当时能买三斗米),还向实业委员学会扶了犁耕地,一共耕了十亩。种麦时她同样以身作则先试验,并且教给群众浸种办法。少数没听她话的户一瞧浸了种的麦苗又黑又结实,都后悔了。
全村三秋工作,就在卢翠英的带头影响下,提前完成了。
在没有冬季生产习惯的周口村,卢翠英给群众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副业生产,以身作则的组织了拾煤核、做卖鞋、纺线、开豆腐坊、上煤窑(长沟峪、周口店、门头沟)等各种生产小组。“合心组”上北京买电石回来卖给煤窑工人,四个人赚的钱买了两头小猪伙养,一人还分了二斗四升玉米。
卢翠英不仅是一个村的优秀的生产领导者,她的名字还响遍了全房山县。房山各村在“学习卢翠英”“向卢翠英挑战!”的口号下,生产竞赛运动轰轰烈烈的搞了起来。
“合心组”不但生产搞得起劲,在地头上,他们还利用休息时间学文化,识字、互相考问。他们有事不用嘴谈,常常拿笔写信,互相提高,学出来又实用,记的又结实,七个人从一字不识,经过年来的学习,现在已经有四个人能写平常信,三个人都识了三百多字。
勇于改正错误 善于团结群众
卢翠英领导生产有什么经验呢?
首先她以身作则,以生产领导生产。无论在那一件生产工作中,她都是以自己和“合心组”的模范行动,通过普遍号召与干部分片负责组织动员了群众,掀起了生产热潮。而最重要的还是勇敢地改正错误,适时解决村内、组内的团结问题。开始,她着重发动了青年妇女,同时在对青年妇女的教育上,也片面的强调了妇女解放,结果造成了青、老年妇女的对立。老年妇女感到“解放了,媳妇倒管起婆婆来了。”县区发现这种现象后,给卢翠英指了出来。翠英立即主动的找老年妇女们开会,会上作了自我检讨,承认错误,说:“我卢翠英是新解放的妇女,对咱人民政府共产党的政策也还不太熟悉。光说叫青年妇女解放,没有照顾到老年人,今后我一定注意改正,坚决纠正它!”同时建议把十名妇女代表(都是青年妇女)扩大到十五名,特别注意吸收了两名壮年妇女,两名老年妇女参加。老年妇女问题解决了,青年妇女又不高兴了,认为是刚“解放”几天又不解放了。翠英又给青年妇女开会,讲解了妇女解放的真正意义,说:“妇女解放应该是努力生产,家庭和睦。”开了这个会后,以前婆媳间经常打架吵嘴的傅何氏家和张文志家一次嘴也不吵了。另外县区表扬了翠英之后,“合心组”有的人就不大满意说:“功劳是大家的,受表扬的是她个人!”翠英就把县里奖给她的奖章拿出来全组轮流带,每当翠英说到工作成绩时,总是说:“我们村……”因为她认定“光荣是大家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