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打倒“四人帮” 革命传统大发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3-04
第4版()
专栏:

打倒“四人帮” 革命传统大发扬
打倒“四人帮”,革命传统大发扬。解放军南京部队某部干部战士通过深入揭批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乱军、破坏我军光荣传统、妄图毁我长城的滔天罪行,进一步提高了贯彻执行毛主席建军路线的自觉性,革命传统发扬光大,部队建设出现了一派新气象。
一切行动听指挥
一天晚上,电影即将开映了,解放军某部三连的战士们,唱着雄壮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电影场走去。正在这时,通信员急匆匆地跑来,通知三连马上执行一项战备物资卸车任务。指导员董荣辉立即带领部队迅速向卸车地点奔去。
冬夜,北风凛冽,寒气逼人。三连的战士们一来到卸车地点,就投入了紧张的战斗。他们有的扛,有的搬,干得热火朝天。大家齐心协力,不到三个小时就全部卸完了。战士们抹一把脸上的汗水,带着胜利的喜悦返回连队。
第二天,指导员来到各班,了解到个别同志虽然行动上服从了命令,但思想并不通,认为早不卸晚不卸,偏偏看电影的时候让卸车。针对这种思想情绪,指导员组织大家再一次认真学习毛主席亲自为我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革命纪律,是我军的光荣传统。过去,我军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毛主席指向哪里就战斗到哪里;今天,华主席继承毛主席的遗志,率领我们继续前进,我们应该发扬光荣传统,“一切行动听指挥”,用实际行动批判“四人帮”破坏我军建设的罪行。
打这以后,三连执行革命纪律更坚决,更自觉。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一声令下,全体指战员都能立即行动,坚决执行。
板栗山乡传佳话
金秋十月,正是板栗成熟季节。某部二连三排奉命帮助民兵进行反空降训练,来到盛产板栗的宜兴县广店山区。这里漫山遍坡,一棵棵粗大的栗子树结满了果实。战士们望着这一派丰收景象,都为山区人民迎来了丰收而喜悦。
紧张的反空降训练开始了,三排的战士们和当地民兵一起在板栗树林中摸爬滚打,演练着反空降的各种动作。训练中,战士们发现一个个熟透了的板栗裂开了口,栗球经风一吹,有的掉在地上。大家看到十分心痛。他们利用训练中的休息时间,把掉在地上的栗子一粒粒拣起来,交给生产队。
参加训练的民兵,看到解放军同志自觉遵守群众纪律,爱护群众利益的好思想、好作风,深受感动。桥涯大队民兵营长老龚同志特意摘了几斤最好的板栗,让解放军同志尝尝山区的特产。三排的同志们接过板栗,你传我,我传他,谁也不吃一个。
人民战士爱人民,人民更爱子弟兵。当地人民群众听说三排战士训练结束即将回部队了,都依依不舍地前来送行。为了表达山区人民对子弟兵的深情厚意,贫下中农提着一篮篮板栗硬是抢着往战士们的挎包里装。但是,战士们想到毛主席为我军制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三向贫下中农道谢,来回送了几次,谁也没有收下。老贫农蒋大爷捧着篮子里的板栗,看着一个个可爱的战士,激动地说:你们真不愧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人民军队,我们要好好地向你们学习。
尊重群众 态度和好
不久前,某部二连四班奉命来到某地执行战备仓库守卫任务。这天,战士小李到执勤点站哨。他发现有几个社员在警戒目标内割草,就上前劝阻。这几个社员看着草的长势好而不愿离开。小李就不耐烦地把那几个社员给“训”走了。下哨后,他向班长常本英汇报了执勤中发生的事情。班长认为在执勤中和群众关系搞不好,责任不在群众,而在我们有的同志对群众缺乏满腔热情。他组织全班同志重新学习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说话和气”的要求。大家认为,说话态度生硬,动辄训人,看来是个方法问题,实质上是对待人民群众热爱与否的态度问题。
认识提高后,四班同志们认真地检查了对待群众态度方面的问题,做到既保证警戒目标的绝对安全,又处理好同群众的关系。一次,红星生产队有几个社员,因不了解情况又来到二连执勤点割草。四班执勤同志,耐心地向他们讲明不能在这里割草的道理,使这几个社员高高兴兴地离开了执勤点。
二十多天过去了,四班再没有见到红星生产队的社员来割草打柴。奇怪的是,有几次,民兵深夜来和他们一道站岗巡逻。这是怎么回事呢?班长到生产队一了解,原来自从四班同志讲清了警戒目标安全的重要意义和执勤战士的职责后,割草的群众回去向队干部反映了这个情况,生产队为此召开了群众会议,制定了具体措施,要求民兵和社员群众不仅不要到警戒目标内打柴割草,还要大力协助解放军搞好警戒目标的看守工作。大家听了班长的介绍,很受教育。全班同志决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利用执勤间隙割柴草,支援农业学大寨,用实际行动感谢群众的支持。他们连续奋战三个中午,积草四千多斤,送给了生产队。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