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为实现“增产一成”而努力——记京郊翻身农民的生产热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8
第4版()
专栏:

  为实现“增产一成”而努力
——记京郊翻身农民的生产热潮
·培蓝·
根据北京市委、市府郊区工作委员会提出的一九五○年农业生产计划,京郊今年要增产小米一千五百四十九万四千三百零三斤。即要使农民每人平均增加收入三十七斤半。京郊共有土地一百零四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亩,常年总产量为一亿五千四百九十四万三千零三十斤小米。按上项计划“增产一成”,究竟有没有把握呢?
北京郊区土地改革基本上已经完成,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情绪很高。这已具备了提高生产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京郊土地少,人口多,还必须增加肥料,推广优良品种,组织劳动互助,精耕细作,开展水利,才能完成增产一成的任务。
赶车进城拉沟泥 村村到处是粪堆
郊区肥料来源还不算十分困难,特别因今年市公共卫生局实施了掏挖下水道的工程,肥料更得到了充足的供应。各区、村政府从去冬起即大力动员群众拉黑土、沟泥。据化验,每吨沟泥可顶粪干四百斤。全市计可挖出七万吨沟泥,能解决十万余亩土地的肥料。
土地改革后的京郊农民,每天天一明就三五成群的拾粪,拉黑土、拉沟泥。十三区八里庄从去冬十一月土地改革将近结束时,群众便开始积极积肥。该村共有一百二十辆排子车,五十辆大车,三个月来,车子从没有停过,有的一天进城拉两次沟泥,有的卖菜回来背回沟泥。有人没车和有车没人的便搭伙拉。现在到八里庄去,路边、场上、地里、院子里到处都是粪堆。据初步统计,该村今年每亩地要上三大车粪,比去年增加两倍。
一个村长的生产计划
村长刘振清,去年种了六亩旱地,每亩上一车半炉灰,一车大粪稀(圊粪),平均每亩收了二百五十斤玉米,六亩地收了一千五百斤。土地改革中他又分了五亩地,共十一亩地,今年已准备好每亩地上一车半大粪稀,两车炉灰。这样,每亩地至少收三百斤玉米,共收入三千三百斤;如再精耕细作,可收到四千斤玉米,比去年每亩收入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富农李铁山弟兄俩,过去只有一个人参加主要劳动,土地改革后了解了政府政策,弟兄俩都积极生产,老二刨地,老大赶大车拉沟泥,三个月拉了一百七、八十大车。京郊十四区群众积肥已超过了往年,加上政府贷肥九百万斤,每亩地平均增加肥料三十二斤,按每亩增产十斤粮,就可增产二百七十七万四千二百斤小米。十九区群众除收购了四十三个大车站的马粪共一百万斤外,还希望到城里拉些沟泥,黑土。但因为该区离城较远,群众缺乏牲口,为此,该区区委会日前特召集本区大车户代表和村长会议研究办法。该区共有八百辆大车,大多是搞运输的,最近因为门头沟煤销路不大,不少大车闲着,区委会提议动员二百辆大车到城里拉沟泥,估计拉一个月,可拉三千多吨。每拉一吨沟泥,近地工资二十斤小米,远地二十五斤、二十八斤不等。这样,既解决了赶大车的人力和牲口的食用问题,又解决了群众缺乏肥料的困难,大家都很满意。
“土换土、打石五”,提倡客土垒埝。现正动员群众在粘土地、碱土地里多上砂子,白土地垫黑红土,以改良土壤,增加产量。
此外,今年政府已贷下二百多万斤小米的肥料贷款。现已从银行、合作社贷到三百八十万斤粪干,分发至各郊区,估计到春耕前可买到八百万斤粪干及三百万斤豆饼(每斤豆饼顶四斤粪干的效力,共合粪干一千二百万斤)。
组织起来力量大 多锄一遍能做到
京郊过去没有定型的生产互助组织,只是在农忙季节,个别亲友有临时性的互助,不记账,也不还工。去年郊委会曾提出组织拨工互助组,各区都进行了宣传与组织。八里庄共十四个闾,去年种麦子时,干部带头组织互助组,两个闾一组,两个村干部领导一个组。男人刨小块地,牲口耕大块地,小孩牵牲口,妇女拣茬子。共种麦子一千四百三十二亩。原计划十天种完,组织起来七天就种完了。但由于这个组织太庞大,不是采取自愿结合的原则,所以不巩固,种麦后就散了。不过经过这次互助种麦,群众已认识到“组织起来力量大”的真理。今年群众都愿意自由结组互助。如果发动群众,在自愿、等价的基础上组成互助小组,今年郊委所提出的“多锄一遍”的号召,是完全可以作到的,且可以弥补畜力不足的困难。
农民欢迎优良品种
推广优良品种,也是增加生产的主要条件之一。今年郊委会将大力推广“胜利一○○号”白薯和小红芒稻种。这两种优良品种,群众极为欢迎。“胜利一○○号”白薯,产量很大,去年长辛店、丰台两地种的结果,每亩地可收二千五百来斤;如果地质好,肥料多,再多加工还可多收。良乡去年有的村子,每亩就有收六千斤的,据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结果,“胜利一○○号”白薯,比本地白薯一般增产百分之八十四。本地白薯每亩只收一千五百多斤。仅以每亩收三千斤计算,每一百斤白薯可换三十斤玉米,三千斤白薯就换九百斤玉米,比种玉茭每亩产量三百斤超过两倍。小红芒稻种,每亩可收稻子三石,合玉米九百斤。而一般稻种每亩收稻子一石五斗,合玉米四百五十斤,每亩约可增产一倍。现在政府已贷出稻种、白薯种子贷款共六十二万斤小米。除贷款可推广一万五千亩白薯,一千亩小红芒稻田外,京市合作总社并已从东北购来一批小红芒稻种,与群众的本地稻种交换。郊区计划今年要推广二万四千九百三十四亩稻田,可增产六千二百三十三点五石稻子,合玉米一百八十七万零五十斤。群众互济,可推广八万亩“胜利一○○号”白薯,可增产八千余万斤,合玉米二千四百余万斤。
开凿自流井 旱地变水田
在水利方面,今年要集中力量在有水源的地方,开凿自流井和疏浚河流,修理旧井,打新砖井。现在计划在南苑龙河与团河两地挖沟,按装六十三个自流水管,每个水管可灌溉十五亩地。现在南苑、西郊的群众,在政府领导与组织下,正在积极筹备动工。今年计划全部实现,将有一万九千三百亩旱地变为水田。郊区地凹,雨多易涝,计划开凿排水沟四十六条,修旧渠七十一条,可保证十二万亩良田不受涝灾。
京郊长期在日寇及国民党匪帮的蹂躏下,牲口、农具及一切日用品曾遭洗劫。土地改革中,农民分到的牲口、农具也还不足使用。十四区全区新翻身农民尚缺少农具一千七百一十五件多。十三区八里庄共有耕地三十四顷多(包括三百六十亩园地),全村只有七十三头牲口(驴、骡),每头牲口平均耕地四五·二亩。该村一百来户翻身农民尚缺五十把锄,四十把镐,三十多把刨镐。这些困难,主要以群众互助互济、组织劳力弥补畜力不足等办法来解决,政府已发下的农具、牲畜、翻瓦胶轮等贷款五十万斤小米,也可以解决一部分困难。
结合副业生产 全力准备春耕
郊区去年收成不好和有些地区发生涝灾,有的农民当下已没有粮食吃,这是春耕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郊委柴泽民在传达今年郊区农业生产计划时,一再强调在不误春耕之际,组织劳力搞副业生产,现正以工代赈组织农民挖河沟,组织妇女纳鞋底、纺毛线、熬硝等;同时准备全力展开春耕播种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