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一个生产救灾好经验 平原省淇县合作社订合同的办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9
第1版()
专栏:

  一个生产救灾好经验
平原省淇县合作社订合同的办法
平原省淇县合作社订立合同,组织山地、平原物资交流,推动生产,其经验是比较好的。兹介绍其经验如下:
去冬生产运动开始后,该县合作社为了大力组织山地、平原物资交流,推动群众各种各样的生产,在十月间即配合县工商科与银行,分头到各地作了冬季农、副业经济情况调查,研究了群众的供销要求,订出组织生产与交流物资的具体计划。二月十八日合作干部会议上热烈讨论了组织灾民生产问题,当即有山地与平原三十二个村社订出组织生产计划,并订定了交换合同。这样打开了山货销路,达到了调剂有无,大大刺激了社员生产情绪。如平地仅三个村社即已组织起一百四十四人,九十九头牲口,赚米八千余斤。
在这样行动影响下,大大推动了没社村与非社员的生产情绪,纷纷要求物资交换和组织起来,打下了建社基础。现在山地平原物资交换形成运动。其经验是:
一、必须有具体的组织领导,并发动群众互助互济,克服困难,生产才会搞好。
二、以组织起来生产的实利教育群众,进一步提高群众觉悟,发展合作社,发扬合同制。
三、事先调查统计工作很重要。了解群众的供销情况,根据情况订出计划,组织生产才不盲目。同时经过这段生产,使干部明确了以经济领导经济、以村社组织生产的伟大作用。
四、组织山地平原物资交流,订立合同,开展农村信用借贷,刺激了群众生产与建社热情,也给村社开辟了道路;并打破了山地平原的宗派思想,发扬了天下农民是一家的阶级情感,加强了团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