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阅读
  • 0回复

访中国人民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3-29
第3版()
专栏:

  访中国人民大学
本报记者 金凤
一九五○年春,在新中国首都创立的第一个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入学的一千六百多学生中,革命干部和先进工人占二分之一以上。这是中国社会关系在政权改变后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之一——劳动人民将被逐步培养成为新型知识分子,进入高度发达的文化科学知识的领域,成为新中国建设中的骨干。
在过去,也有过不少的工农劳动人民,经过革命队伍中的锻炼和培养,具有了相当的文化水平。但只有到了今天,劳动人民已完全掌握了政权,人民政府才有可能这样大规模地来培养工农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在旧社会里,劳动人民是没有机会受到学校教育的。中国人民大学工厂管理系学员李凤莲——陕甘宁边区的劳动英雄,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华全国民主妇联的执行委员,过去的陕西靖边县的一家雇农的女儿。她父亲打八岁起就给地主扛长活,到头来还养不活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李凤莲她娘活活饿死了,李凤莲十二岁上就被卖到地主家里当童养媳,那里还说得上进学校受教育!现在,李凤莲却坐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课室里,对记者谈着她的经历和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愿望。她指着颊上被她婆婆用破碗劈打的疤痕,她的被打断了骨的右手掌,她的烂掉了又重新长出来的右手中指甲,这些是旧社会印在她身上的一块块烙痕,她感慨地说:“旧社会留给我一身的伤,到了革命队伍中倒是很快地养好了,而旧社会让我当了个睁眼瞎子可着实坑害了我!”李凤莲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就有着学习文化的强烈要求。她在十五岁的时候,有一次被分派着管理三十几个人的伙食,她上街去买菜时,不认得路又记不上帐,她就只得用一张纸包上一片菜叶划上几十道道做菜帐,一张纸包上一撮盐划上几十道道做盐帐。李凤莲叹息着说:“那时候,我才认识到穷人在旧社会里吃的苦头还有这一面!”和李凤莲一样,仅只因为是贫雇农和工人的孩子,因此从小就被剥夺了念书的权利的,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几百个工农干部和工人中,正有着不少同样的例子。但他们也都和李凤莲一样,在参加了革命以后,在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毕竟克服了一切困难学习了初步的文化知识,考进了新中国第一所人民大学,幸福地享受着高等教育、学习专门知识的权利。
这权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顽强不屈的战斗争取来的。他们,这些今日进入人民大学学习的一部分学生——将近三百的参加革命工作八年以上的干部,和将近五百的参加革命工作三年以上的干部,也都是参加了这些战斗的。外交系的于保合,有着十四年的党龄和十八年的工作历史,曾经在东北坚持抗日斗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十七年,直到东北全境解放。也是外交系的李荣春,十四岁参加红军长征,经过雪山草地,参加了首席抗日民主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的建设工作,随着红军的壮大而长大起来。工厂管理系的李凤莲和李才海,曾以工人阶级英勇忘我的劳动,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在根据地后方制造着手榴弹和军服供应前线军需。也是工厂管理系的冯锦璋,有着十三年的党龄和十五年的工作历史,在敌占区领导着城市工人进行斗争,被关在牢里做过苦役……。这些人,为着铺平劳动人民走上幸福生活的道路,在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中曾以惊人的艰苦战斗着;现在,随着和平建设时期的到来,为了更好的担负国家的生产建设工作,他们又在学习新的本领。
他们说:“我们要学习,只是为了更好地工作。”这样一句朴素的语言,充分表现了劳动人民高贵的品质。他们绝不居功,绝不满足于过去的成就。那因长期艰苦的作战而显得面色苍白的于保合说:“毛主席告诉过我们:‘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加紧学习新的事物,才能使自己继续有效地为人民服务。”冯锦璋是上海印制厂一厂厂长,他说近代化的企业管理、复杂的成本计算,已完全不是他过去在山沟里所熟悉的那一套,现在“必须从头学起”。这是他对自己所下的结论。李凤莲参加了中国人民庆祝苏联十月革命纪念节的代表团,在苏联,看到和听到许多极其重要的生产建设的经验和方法,但是无法一一记下来,她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影响到自己对党对人民的贡献。“必须学习”,这也是她的结论。她说:“学了两年工厂管理,知道了许多管理生产的知识,就是将来当一个女工,向领导上提个改进工作的意见也在行”。尽管他们现在的文化水平还比较低,但在他们决心以学习当做战斗的政治任务来完成时,我们有十分的理由相信这些曾经扳倒了旧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大山,铲除了蒋介石二十二年的独裁统治的英雄们,他们会在学习上做出他们在革命战争时的奇迹和英雄行为。我们有十分的理由相信,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的工农知识分子,他们掌握了文化科学知识后,将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起着更积极的骨干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