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青山不老 “胞波”情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3-18
第5版()
专栏:

青山不老 “胞波”情深
中国新闻代表团
二月的缅甸,大地碧绿,鲜花盛开。我们带着“胞波”的情谊,来到这个友好邻邦进行访问。
飞机徐徐降落在仰光国际机场,缅甸新闻界的朋友象迎接兄弟和亲戚般地欢迎我们。当我们看到在机场上新搭的那座具有缅甸民族风格的迎宾牌楼时,缅甸朋友兴奋地告诉我们:“这里正准备欢迎邓颖超副委员长来访问。”我们这次访问,正值邓颖超副委员长访缅的前夕,缅甸政府和人民把邓副委员长的访问,看作是中缅友谊发展的新篇章,准备隆重盛大的欢迎。机场内外和主要街道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稍后,我们到达蒲甘访问,在那里又看到人们正在树上挂起欢迎的彩灯,书写欢迎的标语,缅甸人民这种热情友好的活动,生动地反映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缅甸有句成语:“鲜花要用水灌溉,友谊要靠人珍惜。”许多朋友在同我们交谈中,不断追溯中缅友谊的历史。中缅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友好往来。特别是缅甸取得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后,两国的友好关系不断发展,友谊之花越开越鲜艳。缅甸朋友说:“周恩来总理九次访问我国,吴奈温总统八次访问过你们的国家,这是我们两国人们永远难忘的。周恩来总理是按照毛主席指示建造缅中友谊大厦的大师,你们敬仰他,怀念他;我们同样敬仰他,怀念他。”还有一位缅甸朋友在怀念周总理的诗中写道:“周总理,险风恶浪无所惧,忠心耿耿为人民。”缅甸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这种真挚的感情,使我们深为感动。我们记得陈毅同志生前所作《赠缅甸友人》诗中的词句:“彼此为近邻,友情长积累,不老如青山,不断似流水。”我们在访问缅甸的日子里,一直浸沉在“胞波”的情谊中,对这首诗的含义更有了非常亲切的感受。
缅甸宣传部对中国新闻代表团的来访,早已作了细致周到的安排。我们到缅甸后,宣传部的负责人请来所属几个局的负责人,一起向我们介绍情况。朋友们总希望我们多跑一些地方,多参观一些单位,多了解一些情况。我们在实阶访问了缅甸 民族发展学院。各族同学都穿上色彩缤纷的民族服装,在校门前欢迎我们。学院负责人一一介绍每一个民族,当我们同这些少数民族同学亲切握手时,虽然语言不通,但彼此都感到了友谊的温暖。我们在掸邦高原的东枝大学访问时,尽管时间短促,艺术系的同学也特意为我们在广场上表演了掸邦的民族舞蹈。只要能增进中缅两国人民的了解,同学们都乐于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还在茵莱湖水上餐厅吃到中国风味的饭菜。这应该感谢从几十里外赶来的东枝旅馆服务员的辛勤劳动,其中的一位厨师曾经在广州住了半年,专门学习做中国菜。那天,他特意穿上中国朋友送给他的印有广州“泮溪酒家”字样的崭新的工作服。我们赞赏他的烹调技术,更感谢他对中国人民一片美好的心意。
当我们从仰光驱车穿越一个个翠竹环抱的村庄,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雪当造纸厂的时候,上千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以及镇上的居民和学生,正顶着烈日夹道欢迎我们。他们敲锣打鼓,高呼“缅中友好万岁”。有些人还跳起欢乐的民族舞蹈。在车间参观时,厂方特意向我们介绍曾经到过中国实习的工人,并且赞扬上海工人阶级制造的一台大型发电机,已经在工厂里运转多年,从来也没有出过故障。我们感谢缅甸朋友的好意,并预祝缅甸造纸工业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我们还访问了密铁拉纺织厂,受到工厂负责人和工人们的热烈欢迎。在仰光和曼德勒,各报负责人和我们举行了座谈。我们还参观了几个报社和缅甸通讯社,同正在紧张工作的编辑、记者和工人们见了面。在毛比中央农场的优良稻种展览室里,农场的领导人,指着瓷盘上面写有“中缅友好”,字样的一盘优良稻种,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把这些优良稻种播到大地上,就象撒在人们心田里的‘中缅友好’的种子一样,让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结出丰硕的果实来。”
许多缅甸朋友向我们表示,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要在反帝、反殖和反霸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增进友谊。还有的缅甸朋友,热情祝愿中国在英明领袖华国锋主席的领导下,更加繁荣昌盛,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不断发展。一位缅甸司机曾经为我们代表团辛勤地劳动,他一次利用片刻的休息时间,为我们表演他业余爱好的小魔术,后来又为我们解开了魔术的谜底。当我们离开缅甸的前夕,他赠给每位团员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他连夜赶制的魔术道具。他在郑重地赠送礼物时依依惜别地说:“为了缅中两国人民的友谊。”这动人心弦的告别,反映了缅甸人民要与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强烈愿望。我们还遇到一位曾经访问过中国的缅甸朋友,当他在中国访问期间,他的妻子生了一个小孩,等他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情谊回国之后,他抱起了新生的婴儿,高兴地给孩子起名“胞波”。
“胞波”,这是多么美好的名字啊。我们同这位缅甸朋友一起祝愿孩子快快长大,做继承和发扬中缅友谊的接班人。
中缅两国人民的“胞波”情谊,就象滔滔的长江和伊洛瓦底江那样,源远流长,奔腾向前!(附图片)
图为缅甸密铁拉纺织厂的工人在劳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