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雷锋式的乡邮员——记嘉荫县乡邮员应诗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3-21
第4版()
专栏:

雷锋式的乡邮员
——记嘉荫县乡邮员应诗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在祖国东北黑龙江畔的嘉荫县,人们热情传颂着乡邮员应诗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称赞他是“雷锋式的乡邮员”。
应诗明是一九六九年三月从上海来到边疆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一九七○年春天,由贫下中农推荐担任了嘉荫县邮电局富饶支局的乡邮员,负责从富饶到新建的沪嘉农场这条邮路。工作中,应诗明脚踏实地学雷锋,一九七四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普通的知识青年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并且当选为中共嘉荫县委委员。从一九七二年以来,他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和全国邮电部门先进工作者。沪嘉农场所在地福民屯,位于小兴安岭北麓的山坳里。多少年来,由于交通不便,人烟稀少,一直不通邮路,报刊邮件不能及时送到。当应诗明第一次背着绿色邮包从富饶支局来到沪嘉农场时,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老远就迎了上去,抢着替他背邮包,高兴地说:“咱山沟通邮了,这是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贫农洪大爷拉着应诗明的双手,亲切地对他说:“小应,你的工作不简单啊,你是把毛主席、党中央对咱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的关怀送来了,可要好好干哪!”应诗明心里热乎乎的,激动地回答说:“大爷,您放心吧,我一定向雷锋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从沪嘉农场到富饶支局有六十多里远,没有公路,没有大道,起伏连绵的山峦中只有一条羊肠小路,连自行车也无法骑。应诗明生来一双“扁平足”,不适应走远路。他背着邮包刚走了几次,脚底板就磨满了铜钱大的水泡,脚心也肿了起来,一沾地就痛得钻心。支局领导和同志们看到后,都劝他休息几天。他思想上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出班吧,脚痛得厉害;休息几天吧,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就不能及时看到报纸,收到邮件。这时,他想起毛主席关于“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教导,想起雷锋同志带病主动参加建筑工地劳动的情景,浑身充满了力量,对大家说:“怕痛,练不出‘铁脚板’,怕苦,学不了雷锋。”他吃了几片止痛药,背起邮包,一瘸一拐地出发了。他边走边哼着《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脚痛得轻,就快点走,痛得厉害,就慢点走,实在支持不住,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会儿,咬紧牙关继续走。就这样,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他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三天走一个来回,从不误班,把报刊邮件及时送到人民群众的手中。一次在归班途中,他的右脚不慎扭了一下,医院给他检查时,认为他不适应当乡邮员,建议给他调换工作。他把诊断书往笔记本里一夹,根本没有放在心上,照样坚持三天一趟。艰苦的磨练,使应诗明脚板上长了一层厚厚的老茧,脚心的功能也增强了,不仅能走远路,而且速度也快起来。起初,六十里邮路,他要走十多个小时,现在五个小时就足够了,“扁平足”练成了“铁脚板”。六年多来,他在这条崎岖不平的邮路上,步行了十一万多里,及时、准确、安全地投出报刊邮件三十九万一千多件。
应诗明投递报刊邮件从不受天气的影响。无论是烈日炎炎、急风骤雨的盛夏,还是白雪皑皑、寒风刺骨的严冬,他都坚持工作,从不间断。那是一个盛夏的黎明,应诗明从富饶支局刚要出发,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声轰鸣。刹那间,倾盆大雨直泻而下。大家劝他等雨停了再走,他说:“投递党报党刊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一分钟也不能耽误。”他用雨衣把邮件包得严严实实,往身上一背,顶风冒雨出发了。一路上,他不知跌了多少跤,到达沪嘉农场的时候,简直成了个“泥人”,但报刊邮件没淋着一滴雨,件件完好无损。去年新年期间,嘉荫县降了一场大雪,许多地方雪深过膝。同往常一样,应诗明照样出班。这天,他投递的报纸刊登着毛主席的词二首。为了让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及时读到毛主席的诗词,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上走着,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帽沿下结了很厚的冰,背上也结了一层白霜,冒着热气。他边走边吟诵毛主席的光辉诗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顽强地同风雪作斗争。经过十一个小时的跋涉,终于在夜幕降临的时候,把党报送到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的手中。大家望着他那被汗水湿透的棉衣,被风雪冻红的面孔,都感动地说:“小应真是个活雷锋!”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沪嘉农场新建了三个连队,离场部远的有十几里,近的有七、八里,而且不在一个方向。三个连队的同志来场部取报刊邮件很不方便。应诗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起雷锋同志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决心自己多吃点苦,多跑点路,直接把报刊邮件送到这三个连队。他向邮局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主动请求把邮路延长到九十多里。为了保证三天跑一个往返,他每次从沪嘉农场返回富饶支局,都连夜分拣、整理报刊邮件,有时忙到下半夜,第二天仍坚持一早出班。由于睡眠不足,他双眼布满了血丝,路上时常走着走着瞌睡起来,被树撞醒。贫下中农发现后,心疼地对他说:“小应啊,你把班期延长一些吧,一个星期跑一趟就行了。”他笑着说:“为人民服务,我再苦再累心里也甜啊!”
应诗明是乡邮员,更是人民的勤务员。他不仅投递报刊、信件,还直接给群众送汇款、挂号信和包裹。为了方便群众,他还代办汇款,代订报刊、杂志,代寄包裹和各种信件,被人们称为“活邮局”。他看到沪嘉农场的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到富饶去买东西、办事情,往返最少要三天时间,影响生产,就主动帮助群众办理。群众找他,他给办;群众没找他,他主动去问。每次返回富饶之前,他都带个小本子到各个连队询问大家有什么事情要让他办理,然后一件一件地记在本子上。他给集体和群众捎的东西,小到学生用的练习本,娃娃吃奶用的奶嘴,大到小农具和拖拉机、收割机的零配件,就连小孩生病想吃西瓜,他知道后,也从富饶买了给背回来。几年来,他每次从富饶返回沪嘉农场,平均负重五、六十斤,有时八、九十斤。一个邮包装不下,就用两个,两个邮包装不下,就用背夹子背。天长日久,他的后腰让背夹子的两支腿顶出了两个馒头大的肉疙瘩。有人劝他说:你是乡邮员,一些份外事就少揽点吧,何必这样傻。他却说:“为人民服务不能分份内份外,如果这是傻,我甘当这样的傻子。”有一次,一个连队在翻地时犁铧不够用,让应诗明在富饶帮着买几个,连队派拖拉机去拉。他当天就跑到公社农具厂去联系,给买了四个。第二天一早,支局有个同志见他背夹子上放着五、六十斤重的报刊邮件,还插着一个二十多斤重的犁铧,惊讶地说:“你怎么连这铁家伙也给往回背。”他笑笑说:“连队生产上急需呗!”说着背起背夹子踏上了邮路。一天中午,应诗明从沪嘉农场返回富饶支局,一进门,有人告诉他,沪嘉农场二连打来电话,说是有匹马病了,让他给抓付药,第二天捎回去。应诗明听了心里十分着急,连饭也没顾上吃,转身跑到兽医站去买药,回来后急忙整理好邮件。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他带了点干粮,背起邮包就往回走,赶到沪嘉农场场部已经深夜十点多钟。他放下邮包,连水也没喝一口,又走了十多里路,连夜把药送到了二连,大家见了十分感动。几年来,应诗明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主动揽这些“份外”事,不仅给集体和群众带来了方便,还节省了上千个劳动日。
应诗明能够象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他能够象雷锋那样刻苦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常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辨不明方向;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红心,就挑不起千斤重担。”他日复一日地往返于邮路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时间很紧,就随身带着书,走到那,学到那。路上休息时读一段,晚上睡觉前读一段,送信到连队,碰上青年们在学习,就和他们一起讨论一阵。几年来,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发扬雷锋那种“钉子”精神,挤时间读完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和《共产党宣言》等十几本马列著作,还联系思想实际,写了许多读书笔记。革命理论使应诗明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意义,自觉排除“四人帮”对学习雷锋运动的干扰破坏,坚持向雷锋同志学习,朝气蓬勃,茁壮成长。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