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3-24
第2版()
专栏:

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本报评论员
在波澜壮阔的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中,工业企业的广大职工响应英明领袖华主席的号召,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帮后进、超先进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正在由铁路系统向各行各业推广开去。这是当前形势大好的一个重要标志。
首都钢铁公司向鞍山钢铁公司和全国兄弟冶金企业发出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鞍钢以及冶金战线的广大职工,热烈响应首钢的倡议。一个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热潮,正在冶金工业战线蓬勃兴起。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兴起,是粉碎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以后,广大工人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空前高涨的表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十分重视和高度评价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列宁说过:“说社会主义者否认竞赛的意义,这是资产阶级喜欢散布的诬蔑社会主义的一种胡说。实际上只有社会主义才第一次开辟了真正大规模竞赛的途径”。(《列宁选集》第3卷第512页)毛主席指出:“必须实行劳动竞赛,奖励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华主席最近号召我们,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大干社会主义。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要依靠群众,在各项工作中,大搞群众运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就是大搞群众运动的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它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干劲、智慧和创造性,为国家多做贡献。由于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在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都存在,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就能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展社会主义的比学赶帮超的劳动竞赛运动,就是揭露矛盾,找出差距,使先进的更先进,中间的变先进,后进的赶先进,以至超过先进。
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还有利于确立人与人之间革命同志的关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利于发扬团结协作、先人后己、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共产主义风格,一条心、一股劲、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也是全面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一个重要保证。通过发动群众,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指标,首先赶超本单位历史的最高水平,再赶超全国先进水平,并在这一基础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历史经验证明: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总是伴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的大解放而出现,又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全国解放后,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这样,在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这样,一九五七年打退了资产阶级右派的猖狂进攻,出现了一九五八年热气腾腾的大跃进局面也是这样。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蓬蓬勃勃的竞赛高潮,本应早日到来。可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使竞赛窒息了,使国民经济遭受到很大损失。英明领袖华主席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扫除了破坏生产力、阻碍生产大发展的大祸害,这就为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把真正大多数劳动者吸引到这样一个工作舞台上来,在这个舞台上,……大显身手,施展自己的本领,发挥自己的才能”(《列宁选集》第3卷第392页),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首先要紧紧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纲。“四人帮”出于其篡党夺权,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险恶用心,不准搞也不准提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直接反对列宁和毛主席的教导。他们诬蔑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是“穿新鞋走老路”,是搞“唯生产力论”,胡说评选先进是“锦标主义”,“将后进的军”,“分裂工人阶级队伍”,甚至恶毒攻击毛主席关于劳动竞赛的指示“过时了”。他们的罪恶目的是不让我们大干社会主义,好让他们复辟资本主义。只有把“四人帮”反对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谬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批深批透,把他们搞乱了的思想纠正过来,才能提高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无论是基层还是厂际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都要把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放在首位。在竞赛中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就是要把那些思想好、作风硬、贡献大的先进集体和英雄模范人物树立起来,大张旗鼓地加以表彰。如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好坏不分,奖惩不明,何以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各级党组织要运用榜样的力量,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发扬大干社会主义有理,大干社会主义有功,大干社会主义光荣,大干了还要大干的革命精神,鼓励先进的更先进,后进的变先进。当前,铁路上去了,煤炭、电力、钢铁及其它部门也一定要搞上去。要充分发动群众,发扬大庆艰苦创业的精神,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气概,树雄心,立壮志,做出竞赛的具体规划,订出竞赛的切实措施,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开展劳动竞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在政治挂帅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中,要贯彻执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明了在社会主义阶段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历史原因。在社会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法权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在现阶段,我们既要反对扩大资产阶级法权,反对物质刺激;又不能取消按劳分配,搞平均主义。不区别劳动轻重和贡献大小,在分配上没有差别,是不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我们要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反对只顾当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我们同时要时时刻刻关心群众的生活。“四人帮”肆意歪曲、篡改毛主席的指示,谁要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他们就给谁扣上“物质刺激”、“工分挂帅”的帽子。我们要正确区分“物质刺激”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界限。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各行各业都要通过竞赛,把企业内部的潜力挖掘出来,努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降低成本,增加积累,要不断刷新纪录,不断创造新水平,全面地完成国家计划。
目前,工业学大庆群众运动蓬蓬勃勃开展,一派力争上游、比学赶帮超的景象使人欢欣鼓舞。全国职工同志们,我们要紧跟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在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中,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用大庆的铁人精神,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把“四人帮”破坏生产的损失夺回来,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夺取大治天下、大治经济的伟大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