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3-24
第3版()
专栏:

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
中共上海异型钢管厂委员会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号召我们,“力求节省,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毛主席的这个指示是根据我国的特点,从斗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指导我们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
我们厂在一九五三年只有职工二十六人,只能搞些旧钢管加工。现在已有职工八百多人,年产量达到九千多吨,品种规格达四千多种,其中有不少高精尖的产品。二十多年来,生产能力翻了几十倍,而国家的投资却很少,法宝之一,就是勤俭节约,少花钱多办事。今天,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状况虽然有所改变,但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仍然不能丢。
要做到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首先要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企业领导要带领群众,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推行的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不断防止和纠正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大少爷作风。在办事的时候牢记党的优良传统,花钱的时候不忘我国既白又穷,心里时时装着八亿群众。只有这样,毛主席的号召才能落实。社会主义事业是群众的事业,办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群众。因此,必须努力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毛主席的指示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些工作,很有成效。有次,试制大口径的波纹管,原来估计时间要二年,投资要二百万元,经过充分发动群众反复讨论,想出了个简单易行的办法,时间缩短为八个月,投资只为原计划的五分之一,做到了多快好省。现在,厂里订了一条制度,凡是扩建厂房、添置设备、新产品试制等重大事项,都要经过群众讨论,把少花钱、多办事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
在调动人的积极因素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厂房、设备,因陋就简地发展生产。这是实现少花钱、多办事的重要途径。俗话说:“一条破棉胎,可传好几代。”许多旧机器、旧设备经过革新、改造,完全可以派大用场,包括生产高精尖的产品。我们厂的不少高精尖产品,例如长达六十米的椭圆形微波导管和五十根加起来才五克重的微型波纹管,都是充分利用旧设备搞出来的。这样做,花钱无几,所得极大。因此,我厂尽管新产品年年增加,试制费用却年年下降。去年是生产新产品最多的一年,也是动用国家试制费用最少的一年。如果办什么事都要新起炉灶,就不可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我们按照毛主席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的指示办事,受到了敬爱的周总理的赞扬。一九五八年,周总理来我厂视察,看到我们在矮平房里用简陋设备闹革命,称赞为从“草棚棚里飞出了金凤凰”,使我们深受鼓舞。然而“四人帮”及其在上海的余党却对我们横加指责,说什么芦席棚、矮平房不象样,不好看,命令我们把它“统统拆掉”。还给我们扣上“唯生产力论”、“生产典型”的帽子。这些坏蛋自己不劳动,肆意挥霍人民的财产不算,还不许我们工人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真是岂有此理。这说明他们完全是一帮祸国殃民的害人虫。我厂的干部、工人顶住了“四人帮”一伙的攻击,不理他们那一套,坚决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