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今日台湾——“文化沙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5-24
第4版()
专栏:

今日台湾——“文化沙漠”
蒋帮把每年五月四日定为“文艺节”。台湾报纸每年届时都要对台湾文艺事业的现状感叹一番。有的报纸一面感叹今日台湾没有一篇小说、一部电影称得上文艺作品,有的只是一些低级下流的东西;一面又不无讽刺地说:“谁说台湾是文化沙漠!”
公寓里的文艺
“公寓文艺”,这是《台湾新闻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这篇文章透露,在蒋帮的反动统治下,台湾的文艺工作者不能深入社会现实生活,写出反映台湾人民疾苦、为台湾人民真正需要的文艺作品,而只能关在与世隔绝的公寓里,胡撰乱编一些空虚无聊、低级下流的东西。
文章说,现在台湾的所谓文艺作品,“私人身边琐事成了最滥的题材。理发、拔牙、戒烟、挤公车、养热带鱼……大家写来写去,总离不开这些;张家的爱犬走失了,李家庭院的昙花开了,都会写一大篇;还有更多的作品,都是写儿女私情,花前月下,怀恋人、送情郎、寄相思,写个不完……”
这家报纸把这样一些“作品”称之为“公寓文艺”,《台湾新生报》则进一步称之为“没有根的文学”。它以此为题发表的文章说,在台湾,“文学有日趋商业化、市侩化的趋向。尽管市面上有不少文学书刊出版,可是绝大多数都是十分小家子气的东西,简直不配称为‘作品’。不是鸳鸯蝴蝶的情呀爱呀,就是虚无飘渺的海呀天呀。这些东西也还敢印出来,这怎能不教人掷笔三叹!”
蒋帮为了腐蚀麻醉台湾人民,维护它的反动统治,一方面鼓吹“反共文艺”,组织反共文人炮制“反共作品”;另方面又让黄色的及灰色颓靡的“作品”在台湾大肆泛滥。台湾有的报纸谴责蒋帮这样做是“荼毒社会,戕害人心”。《台湾新闻报》说,这些“作品”对于青年读者所产生的后果,“比鸦片烟、海洛英、大麻烟还要厉害千百倍”。《中华杂志》也指出,蒋帮让这些东西泛滥,会“僵化我们的文化,腐蚀我们的民族智慧”。
编剧人的辛酸
《中国时报》以《编剧人的辛酸》为题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这篇文章是在台湾舆论纷纷指责台湾影剧内容拙劣的情况下发表的,它反映了蒋帮当局通过“审查”牢牢控制台湾影剧的罪恶行径。
文章说,“就常理来说,剧本的好坏应由编剧人负责;但是今天的编剧人却成了电视公司、制作人、广告主外加新闻局共同管辖下的‘机器人’。而且管理这部‘机器人’的,大都是各随所好而又笨手笨脚的家伙,束缚了编剧人的思想,只有使编剧人随着他们转动。”文章说,“有一个妙不可言的故事,可为例证。据一位编剧人说,有一回把剧本退回来了,要求修改若干对白与情节后才准许上演。命令修改的是什么呢?原来是不要在某一段情节中提到‘辅大外文系毕业’字样。编剧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审查剧本的那位先生的尊夫人是辅仁大学外文系毕业的。原来犯了
‘圣讳’……一位编剧人说:‘这就困难了,我怎么去了解审查剧本的先生们都娶了什么样的太太?”
歌仔戏的没落
在蒋帮大肆贩卖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台湾歌仔戏日趋没落,现已奄奄一息。
歌仔戏是台湾地方戏,是由台湾民谣山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剧种。从它开始产生到现在,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受到台湾人民的喜爱,目前中年以上和接近中年的台湾人很少没有看过歌仔戏的。在歌仔戏兴盛时期,全省有数百个歌仔戏班,其数量之多,超过其它任何剧种。
然而,曾经这样盛极一时的歌仔戏,现在却没落了。据台湾报纸报道,歌仔戏现已沦落为“野台戏”,除了在乡间或城镇街头偶尔可以看到演出外,戏院里再也看不到演出。
《自立晚报》最近以《歌仔戏没落》为题发表文章说,“歌仔戏是纯粹的台湾民间艺术,而今弄到这种令人哀伤的景况,难怪老戏迷一谈起歌仔戏,就有无限的心酸。”
(据新华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