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为定额管理创造条件——记京市电业局核算股的新纪录运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4-01
第4版()
专栏:

  为定额管理创造条件
——记京市电业局核算股的新纪录运动
本报记者 林沫
北京电业局核算股(核算用户应缴之电费)在解放以后,还一直按着国民党统治时代的陋规,不管你的能力强弱和熟练程度,每人每天八小时一律作一百三十五户。但实际作起来,手快的半天就能作完。于是,大家在工作时间就闲谈,吵闹,先干完的出去玩。因为工作拖拉散漫,不讲究方法和技术,弄得有些人在工作时间作不完,还要额外加班。
该局领导上从去年十二月开始想改变这种情况,但一时也找不出具体办法。只是向大家提出:要打破平均主义,能作的应多作,不能作的也可以少作。可是职员们顾虑效率提高以后要“裁员”,有些人就暗中互相约定,谁也不能说自己可以多作。对着领导人还说:“要多作除非每张表上少写几项”,“就这样还年年害肺病,再加重了身体可吃不消。”还有些职员表示要“打破平均主义”,自订了一种互助办法:由手快的帮助手慢的每天作够一百三十五户,成绩还是记在后者的名下。这办法实行没几天,就失败了。
从一九五○年开始,华北电业局决定各分局要推行定额管理制,逐步实行计划生产。北京局党、政、工、团布置、准备后,在二月初,召开了工人代表、工人领班以上干部一百多人的大会,认真地传达和讨论上级的决定。经过这次大会,职工们在思想上提高了一步。大家了解到绝不会因工作效率的提高而遭到失业;相反的,对每人的工作能力会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与发挥。会后,各部门一些先进职工们都开始考虑和计划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电力损失和物料的浪费,以降低售电成本和便利市民用电。
在核算股,党员吴淑芳首先订出每天完成一百八十户的计划,还提出自己在工作时间绝不闲谈,不作生产以外的事。她很快地便达到了计划的数字——由每天一百三十五户提高到一百八十户。这时,旁边也有些人说风凉话,讽刺和孤立她。但是行政、党、团不断地鼓励她。吴淑芳不但个人成绩有进无退,而且进一步帮助别人,带起了群众的竞赛热情。青年职员李继曾以更高的纪录超过了她。吴淑芳见李继曾的工作方法好,打算盘时把一、二级电度路灯费、合计电费等四个数目字同时打出,比分开计算快一倍。吴便虚心地向他学习,和他研究,周围的人都试用这个新方法。这样,突破纪录的人一天天增多。不到一星期,半数以上的人效率都提高了。到二月底统计,每人的平均成绩已由原来的一百三十五户增到一百六十五户,而到三月下旬又增高到一百九十五户。
随着新纪录的创造,领导上组织大家总结经验,并根据新的工作方法试行研究定额。抄表部分曾总结出十条工作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订个人生产计划,工作中主动掌握时间;抄表员可以预先写出电价速见表;在叫门或等用户的纪录时可复写出下一户的月、日;为用户解释问题要简明;每抄百户左右休息数分钟,整理表片,削铅笔。抄表部分并从一般工作规律中初步讨论出定额的根据:抄表员每天抄表本和交前一天的表本须一刻钟;往工作地点来回约一点钟;回局后统计电度,作日报,填事故报告单须一点半钟;在工作地可工作五点十五分钟,每个用户须一分半钟,共可作二百一十户。根据目前工作情况,大家认为每天每人工作定额可定为二百二十户。
核算部分也根据先进者的工作方法找出了初步的规律:核算六十五户(普通电度不太大不太少者)用十八分钟;缮写用七十分钟;审核盖章、领账领收据、填日报交账等用二十分钟。总计六十五户用一点四十八分钟,八小时可作二百八十四户。因为这是个别最高的工作速度,目前尚不能作为标准定额,不过这对研究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是有帮助的。
核算股两个月来对创造新纪录和试行定额已初步摸到了一些经验,大家都有了信心,而且进一步对工作质量、用品消耗、人员等已初步得出定额。特别是在工作态度上产生了新的气象,过去那种散漫、混乱、应付差事的情形大为改变了。现在工作时紧张、负责,连一分钟的时间都抓得很紧,很多人都轻易不肯离座,有时私人打来电话,就要对方等下班后或星期日再谈。因为大家经常研究办法,交换经验,彼此也都觉得亲切了,再不像过去那样关系淡漠,互不往来。过去,常有人说:“核算股整天爬在桌子上工作,没人知道,是把人埋没了!”而现在,新纪录和新创造轰动了全电业局。成绩好的,个人和集体都得到光荣的褒奖。连成绩落后的人也都觉得:这么着,工作有了方向,有了希望,再也不会埋没人材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