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2阅读
  • 0回复

一个地区可以自力更生实现农业机械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5-31
第1版()
专栏:

一个地区可以自力更生实现农业机械化
本报记者述评
一个地区在地委的领导下,如何把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汇合成一股革命的洪流,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方针,为加速农业机械化而努力奋斗?对于这个关系国民经济全面跃进的重大问题,出席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的吉林省白城地区的代表,结合本地区几年来的实践,回顾了他们从铁匠炉到工业“一条龙”的战斗历程和经验。白城的经验证明:只要用大庆精神学大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即使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的地区,只要有一定的自然资源,也可以抓出工业“一条龙”来。
白城地区的工业“一条龙”,是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诞生的。这个地区过去地广人稀,一穷二白,工农业基础都很薄弱。特别是工业,解放初期只有一些铁匠炉、木匠铺;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时办起的一批工厂,又被刘少奇刮起的“下马风”给砍掉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林彪和“四人帮”三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毛主席革命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深入人心,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全区人民以大庆为榜样,围绕农业需要,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自力更生大办地方工业。一九六六年以来,全区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六点五,一九七六年比一九六五年翻了四番多。钢铁、煤炭、水泥、石油化工等基础工业从无到有,建成了包括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的“小钢联”;手扶拖拉机、柴油机和机泵等成批生产;造纸、纺织、制糖、制革等轻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全区地方工业成龙配套,初步形成了以“五小”企业为重点的地方工业体系。地方工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加速普及大寨县进程,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个地区,是一手抓农业,一手抓工业,还是“单腿蹦”?文化大革命中,白城地委总结了自己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到,要使农业有较快的发展,决不能孤立抓农业。过去只抓农业不抓工业,结果,“一只翅膀飞不了”,想快快不了,想跑跑不了。必须抓“基础”不忘“主导”,以农业带动工业,以工业促进农业。他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发展工业要以钢为纲的教导,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首先搞起钢铁大会战。接着,围绕农业的需要,又搞了小煤窑、小水泥、小化肥等会战,为发展地方工业建起了基础工业。现在这个地区,仅“小钢联”每年就可炼三万多吨铁,炼钢和轧材两万多吨。他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地方“五小”工业,等不来,要不来,要靠自己动手干出来。而要发展地方工业,不能搞“无米之炊”,首先就得抓基础工业。只有抓了基础工业,才能真正做到自力更生,加快地方工业的发展。
地方工业是“农”字当头,还是“利”字当头,这是一个方向、路线问题,也是夺取工农业双跃进的关键环节。有些地方的工业部门,还没有真正把自己的工作纳入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有的地方企业还同城乡资本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堵不住城市和企业中资本主义的路,也就不可能彻底堵住农村资本主义的路。因此,必须把工业支援农业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结合起来,批判资本主义,打击阶级敌人。只有这样,才能作到“工业一条龙,跑步去支农”。白城地区这几年狠抓基本路线教育,有力地推动了工业支援农业。例如,为了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单是抽水站就搞了七百多处、机电井两千三百多眼,结合其他水利措施,全区农业人口平均每人已有两亩水浇地。这对于十年九旱的地区,是多么有力的支援!
如何使农业机械成龙配套,是当前支农工业中的一个紧迫问题。有不少企业,只重视生产主机,不注意生产配件。因为缺乏配件,有些主机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白城地区的手扶拖拉机厂,近几年给农村生产了三千二百多台拖拉机。有个时期,因为地方工业部门忽视配套工作,有些拖拉机缺少犁、耙和镇压器等配件。结果,有些大队的拖拉机缺配套的农具,“只能上路,不能下田”。后来,他们采取“大家抬”的办法,“一厂一件,百厂成线”,发动县、社搞“配件”会战,一年生产拖拉机、柴油机等各种农机配件五十多万件。这样,一些原来缺乏配件的“死机”变活了,农机真正务农了。
白城地区还十分注意提高农机质量。为便利贫下中农使用农业机械,他们除采取保修、保换、保用的“三保”办法,还实行配件产品的“工号制”,每件农机的配件上都刻有企业的字码。有了这种“产品岗位责任制”,每当那个配件坏了,贫下中农一看“工号”,就找那家工厂去修换。这种群众性的产品质量监督,促进了农机质量的提高。广大贫下中农高兴地说:有了工业“一条龙”,有了农业机械化,农业学大寨运动就可以跑步前进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