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友谊之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6-09
第5版()
专栏:苏丹通讯

“友谊之路”
被苏丹人民称做“友谊之路”的瓦德迈达尼—加达雷夫公路正式通车已经三个月了。每天,川流不息的车辆通过瓦德迈达尼青尼罗河大桥,卡车挂着拖斗,飞奔在这条新建的公路上。
瓦德迈达尼—加达雷夫公路长二百二十七公里,横贯苏丹东部平原。这项工程是根据中国苏丹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由中国援建的,一九七三年三月开工,一九七七年三月竣工通车。四年来,两国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并肩战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和复杂的技术问题,用勤劳的双手,建成了这条平坦坚实的公路和青尼罗河上宏伟壮丽的大桥。有的苏丹朋友说,这条公路不但连接了瓦德迈达尼和加达雷夫,而且连接了喀土穆和北京。
瓦德迈达尼青尼罗河大桥长五百零七点五米,宽二十米。大桥共八孔九墩,两个主孔每孔跨径达一百二十米,是苏丹目前跨度最大的一座公路桥。三个主墩高十八、九米,墩基是六十六根一米半粗,五、六十米长的钻孔混凝土灌注桩。青尼罗河水深流急,必须在一九七四年雨季洪水到来之前,把三、四、五三个水中的主要桥墩钻孔灌注桩全部搞好,还要把三号、五号桥墩墩身抢出水面,才能使整个大桥工程取得主动权。
五月,火红的骄阳把大地烧得滚烫,钢铁构件和汽车驾驶盘烫得不能着手,把鸡蛋打破倒在滚热的钢板上,几分钟就变熟了。气温高达摄氏四十二度。中国和苏丹两国工人和技术人员,冒着酷热,日夜挥汗奋战,正在突击浇筑五号桥墩的墩身。这时,河水突然猛涨,只差几十厘米就要把墩身淹没。工程一定要赶在洪水前面!两国工人和技术人员同心协力,展开了一场与洪水争时间的剧烈搏斗。他们不顾一天的疲乏,连夜增高围堰,集中人力抢浇混凝土。夜深了,混凝土搅拌机的隆隆轰鸣震撼着青尼罗河的夜空,运料工人推着斗车在工地飞奔,人们提出了“洪水长一寸,桥墩高一尺”的响亮口号。两国工人奋勇争先,抢干重活,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连续奋战二十多个小时,终于战胜洪水,把五号墩抢出水面,赢得了主动。
工程一开始,成千的苏丹青年参加了工作,投入建设祖国的战斗。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公路沿线的农民、牧民,过去从未摸过机械,但他们有一个建设祖国、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迫切要求学习技术。中国工人和技术人员,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和周总理的指示,怀着支援苏丹人民发展民族经济,培养苏丹自己的建设人才的满腔热忱,克服一切困难帮助苏丹兄弟掌握技术。被群众称做“赤脚翻译”的线路一队电工杨元如,决心攻克语言关,克服一切困难,把技术交给苏丹兄弟。他拜苏丹工人作老师学阿文,不懂就问,有机会就用。他的小本本上,周围的墙上、木板上、电杆上、工作台上,到处都记着阿文的汉字注音。就这样勤学苦练,他很快就记住了一些单词、联句,能够直接和苏丹工人交谈,后来连上技术课也不用翻译了。他还结合实际边干边教,把一件件零件一遍又一遍地拆下来,装上去,讲解维修注意事项。示范后又叫苏丹工人照样操作,一遍又一遍,直到学会为止。他又组织进度不同的苏丹工人互帮互学。每逢他讲课,不但电工助理听,有的苏丹驾驶员、压路机手、职员,也自动来听。杨元如一个人就培养了二十一名苏丹工人掌握了电工技术。工地推广了杨元如的经验,传授技术的活动更热火了。苏丹工人学习认真,敢于实践,不懂就问,进步很快。钢筋工穆罕默德,原来不懂技术,后来能够根据图纸完成各种混凝土构件的钢筋缚扎任务,不仅成了一个出色的技工,还担任了整个大桥工程的钢筋班班长。线路一队有个贫苦青年农民亚古,勤学苦练,三四个月后,就能开铲运机,还会修理,而且吃苦耐劳,工作非常出色。有个青年,经过几年的锻炼,不但学会了开各种车辆,而且经常注意车辆的维修、保养,安全行车十三万公里。
苏丹朋友赞扬公路和大桥工地是一所培养技术人才的大学校。四年中,共培养了钻机、木工、钢筋、水泵、起重、吊车、轮渡、机修、电焊、电工等十三个工种的近千名苏丹技工和助理技工。工程后期,几乎所有机械都由苏丹工人独立操作,各个工种的技术班长也都由苏丹工人担任了。中国技术人员深有体会地说:苏丹人民勤劳智慧,好学不倦,掌握技术很快。苏丹人民热情赞扬中国的援助,但实际上,他们才是这项工程的主力军!
瓦德迈达尼青尼罗河大桥是预应力桥梁,桥面的大梁里紧拉着许多预应力钢索,钢索外面套着一层铁皮管道。整个工程需要加工这种管道九万三千米。但当时只有一个中国白铁工,一个中国氧焊工,带着四、五个苏丹青年徒工,光靠手敲,几年也完不成任务。经过反复研究试验,他们造成了手扳管道成型机,提高了工效八倍,三个苏丹徒工学会了氧焊,结果不到二年时间,全部完成了任务。
两个线路队,只有三个中国压路机手,后来又有两个回国休假,二十多台各种型号的压路机的驾驶、维修、保养,都是在工作中培养出来的苏丹工人做的。
随着公路的延伸,各种机械设备使用日久,损坏率也逐渐增加。在实践中逐步成长起来的一支新生的苏丹修理工队伍显示了巨大作用。中国工人在苏丹工人配合下,提出了“小修不过夜”“宁可少休息,不使机械多停留”等战斗口号,并严格执行定期保养,防止带病行驶的制度。中午,刚收工回来的汽车和建筑机械,晒得滚烫,他们马上就上去检查维修,这时正是下班时间,但对他们说来却是战斗的开始,一定要把工作做完,才回去休息。他们还主动到料场、线路去检查和修理机器、汽车。由于两国修理工的共同努力,机器完好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左右,对筑路工程的顺利完成起了很大作用。
苏丹人民群众,对公路的修筑,也给了很好的配合。在公路工程中,砂石料的供应是一个带关键性的问题。随着公路路基工程的延伸,运料距离愈来愈远,运输车辆损耗增加,周转困难,运输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沿线居民不怕天热路远,主动带路找寻新的料场,帮助开辟了二十六个新料场,就近供料,大大加快了车辆周转与上料速度,保证了工程进度,降低了筑路成本。
公路工程完工之后,苏丹工人除留下小量的人护路外,绝大多数已分赴到新的工地。现在不论在科斯提白尼罗河大桥工地,在瓦德迈达尼—森纳尔公路工地,在从加达雷夫延伸到苏丹港的各段公路工地,在拉哈德农业工程,在森纳尔糖厂,都有从这个工程中锻炼出来的苏丹技工在那里工作,不少人在新的建设项目中,发挥了技术骨干的作用。线路二队铲运机班长哈桑在走上新的岗位前的欢送会上激动地说:“我们开始来工地时,一无所长,是中国兄弟帮助我们掌握了技术。我和娄师傅一起工作三年多,我们成了亲兄弟。”瓦工班长艾哈迈德·舍赫说:“你们是毛主席派来的,对我们亲如兄弟。和中国兄弟一起工作,我感到幸福。”苏丹工人到新工地后,时常给他们的中国朋友写信,倾诉友情。在公路和大桥工程中凝聚起来的中国、苏丹两国人民的友谊,将随着这些工人传布到整个苏丹,将象尼罗河一样源远流长。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瓦德迈达尼市民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前来参加瓦德迈达尼—加达雷夫公路和瓦德迈达尼青尼罗河大桥竣工典礼,热烈欢呼中国、苏丹人民的战斗友谊。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