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克勤克俭 增产增收——河北省饶阳县五公大队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6-10
第3版()
专栏:

克勤克俭 增产增收
——河北省饶阳县五公大队的调查
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的家乡——河北省饶阳县五公大队,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坚持勤俭办社,注意经济核算,既抓粮棉高产量,又抓农业生产低成本,使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社员收入逐年增加,做到了增产增收。从一九七一年以来,粮食亩产连续六年过千斤,棉花亩产连续五年过百斤。去年,粮食亩产一千三百二十九斤,比一九六五年增长百分之七十九,每斤粮食的成本由六分三厘降到二分四厘;向国家交售粮食一百一十多万斤,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四点五倍。全大队公共积累达一百三十六万元,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了四倍。社员平均收入由九十一元提高到一百五十九元。
五公大队是靠勤俭起家的,勤俭是五公村的好传统。一九七一年,粮食亩产过千斤后,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有的生产队粮食产量上去了,成本却提高了,和其他队比,粮食总产量和总收入差不多,社员分配水平却相差不小。什么原因?原来这个生产队的干部有一种“想办事情就要舍得花钱”的思想,认为“粮食产量上去了好说话,成本高低问题不大”。这样,平时就不注意经济核算,花钱多,开销大。大队党总支从下边的问题看自己,从领导思想上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的根子是在贯彻毛主席的勤俭办社的方针抓得不力,对高产量和低成本的关系处理不当。党总支组织干部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勤俭办社的一系列指示,批评那种“粮食产量上去了好说话,成本高低问题不大”的错误思想。大家认识到,高产量和低成本是辩证的统一,它关系到能不能为国家多作贡献,壮大集体经济,改善社员生活的大问题,那种忽视降低成本的思想,是不符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的。耿长锁说:“我们五公的家底子是几十年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也是一点一滴、勤勤俭俭积攒起来的。我们创业要勤,守业要俭。要向大寨学习,年年给国家作出新贡献,社员的收入要不断有增加。”
大队党总支把勤俭办社、艰苦奋斗的教育当作一件大事经常抓。在“四人帮”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干扰和破坏农村经营管理时,有人说,五公大队总是讲经济核算、降低成本,这是“只注意抓小事,忘了路线”。五公大队的同志坚决顶住“四人帮”的干扰,坚持勤俭办社的方针。一九七五年冬,大队党总支有一名委员带民工去治理海河,擅自改变规定,把发给民工的一条毛巾,买成枕巾,一副线手套,买成尼龙手套,增加开支几百元。党总支发现了这个问题,立即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并让他主动到党员会上、群众会上作检讨。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后,带队伍支援唐山抗震救灾,处处勤俭节约,不怕苦,不怕累,受到了省、地、县委的表扬。铺张浪费受到批判,精打细算、厉行节约的好传统就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得到发扬。前几年用人工架子打井,他们自己动手干,一套工具用几年,别的队打一眼机井要花两千元,他们只花六百多元。队里的各种农具、犁耙绳套、场上用具等,都是自己制造修理,能不花的钱就一定不花。办公用品,因陋就简,一个本,一瓶墨水,能省就省。耿联民当大队会计二十多年,除帐本花钱买以外,其他很少花钱。开个条子,作个表报,他都是把旧纸袋子拆了用。有一次,他到油坊去,碰见有人乱扔烂麻绳头,他连忙说:“别扔了,我要。”他背到供销社卖了钱,买了八包火柴,又给油坊送去了。油坊的同志说:“老会计,你送来的不是几包火柴,是勤俭的好作风啊!”
为了做到既增产,又节约,千方百计降低农业成本,他们努力从生产措施和经营管理上想办法。这几年,他们从调查中发现,每年农业生产成本支出比较大的主要是四项:一是水利灌溉,二是肥料,三是农药,四是农机具维修。这四项开支一般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八十多。大队党总支教育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这四项开支上动脑筋,严把关,既发展生产,又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他们的作法是:
一、精细平整土地,合理用水,节约油、电。全大队七十二台柴油机,全部实行单机核算,开展评比竞赛,使一亩地浇一次水的费用从六角三分降到三角三分。一队女机手李香池,精心维修机器,不漏油,不出事故,使这项费用降低到一角九分七。
二、大力增施农家肥,巧用化肥。从一九七○年以来,建了三个猪场,三百多个圈,实现了一人一猪。每年积农家肥七千二百多万斤,每亩施肥达到两万斤,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加了一倍。这个大队连续六年亩产过千斤,主要靠施农家肥,化肥并没有增加。五公大队施用化肥,看天、看地、看苗,合理施肥,充分发挥肥效。
三 、群防群治虫害,节省农药开支。过去治虫,是有虫没虫都喷一次药,靠农药杀虫,一年开支很大。现在治虫,一方面加强测报,发现幼虫,及时除治,治早、治小、治了。同时,发动群众,用土办法治虫。他们在棉田里,套种几行玉米,搞个“诱集带”,让虫子跑到玉米上产卵,然后在玉米上集中把它消灭。近三年来,每年平均节省开支一千四百五十多元。
四、加强农机具维修管理,减少修理费用。全大队二百多台(件)农业机械和农机具,都建立了专责制,大队、生产队建立了修配组,出了毛病尽量自己修。一九七五年仅这一项就节省开支六千八百元。
除此之外,五公大队还依靠群众,民主理财,严格财务管理和审批制度,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把钱花到刀刃上。现在大队办公室,是解放初期的村公所。前几年有人为了好看,提出修个门脸,耿长锁说:“修个门脸就好看了?!长好庄稼,多打粮食才叫好看呢!”
五公大队为什么能够坚持勤俭办社的方针?群众说,关键是当家人作出了好样子。耿长锁和五公大队的干部,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他们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每年大队、生产队干部平均劳动二百七十天左右,这样既保持了勤劳俭朴的作风,又减少了由集体负担的工分补贴。耿长锁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担任省、县、队的领导工作,还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五公大队的干部几十年不多占集体的一分钱、一粒粮。没有吃过请,受过贿。外出开会,办事,经常是带着干粮步行,不要补助。有一次,耿长锁路过大队的瓜园,看瓜的要给他摘个“老头乐”甜瓜吃,老耿说:“社员吃没吃?社员没吃,我也不能吃,当干部不能和社员两个样。”五公大队的干部以耿长锁为榜样,守着花生堆,不动一个粒,进了果园,不摘一个吃,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