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苏修联合企业剖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6-10
第6版()
专栏:

苏修联合企业剖析
江春泽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是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勃列日涅夫集团上台以来,更是加快步伐,强化垄断统治,以适应其推行社会帝国主义的内外政策的需要。他们把建立与发展联合企业,作为苏联经济的所谓“前进方向”。勃列日涅夫叫嚷:“建立联合公司和联合企业的方针必须更坚决地加以贯彻,将来它们应该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核算单位”。本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为了更合理地组织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可以建立联合企业。但是,苏修搞联合企业,是把它作为提高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生产的方法。这些年来,苏联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业联合公司和农业中的跨单位企业、农工综合体。这些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说明,苏修正在逐步以扩大企业核算规模的方式,使资本进一步集中,从生产经营方面加强垄断控制,以便更有把握地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为其推行社会帝国主义内外政策提供物质基础。
列宁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联合制是垄断资本主义“一个极重要的特点”。(《列宁选集》第2卷第741页)苏联的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同样具有这个特点。
工业的联合公司
根据今年三月十四日苏修《真理报》公布的数字,苏修在工业中建立的联合公司达三千多个,总产值占应销售产值的百分之四十,从业人员达一千二百万之多。被并入联合公司中的企业,有些完全丧失经济上的独立性,有些则仍为相对独立的企业。但多数联合公司是作为基本核算单位统一进行管理和经营的。
这些联合公司,同西方的垄断组织一样,都是生产与资本大规模集中、积聚的形式。只不过它不是从自由竞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发生资本主义复辟后自上而下建立的。它不是一般的私人资本的垄断,而是同国家政权直接结合的国家资本的垄断。许多巨型联合企业的头目既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支配者,同时又是大官僚,他们往往是某个工业主管部门的首脑,或是一个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工业城市的统治者。他们“身兼二任”,享有双重特权。他们对经济生活的垄断是他们推行法西斯专政的经济基础。他们的政治特权更强化着对物资、资金和劳动资源的垄断。因此,苏修的垄断资本是比西方垄断资本垄断性更强的国家垄断资本。
除大力发展联合公司外,苏修还按照资本主义利润原则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在各工业主管部门下,取消管理总局,建立兼有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两种职能的工业联合公司。这就形成了两级(部—生产联合公司)或三级(部—工业联合公司—生产联合公司)这样新的更加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通过上述生产和资本的积聚与集中等措施,小型工业企业所占比重日趋下降,大型工业企业所占比重则显著上升。到一九七三年,拥有生产固定资本二十万卢布以下的小型企业虽然还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十九点八,但它们的生产固定资本仅占工业生产固定资本总额的百分之零点四;而只占企业总数百分之七点五、拥有生产固定资本一千万卢布以上的大企业,却占有工业生产固定资本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一点六。
生产和资本大规模的积聚和集中,进一步加强了苏修一小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垄断统治。联合企业有时竟操纵整个部门的全部生产和销售。如“全苏化学联合公司”控制化工系统的全部工业企业。石油工业部门的二十一个联合公司垄断了全国石油开采量的百分之九十八。这种大规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成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一九七三年,上述小型企业提供的利润,仅占工业利润总额的百分之一点八;而那些大企业所提供的利润,却占了工业利润总额的百分之六十五点四。
可见,通过生产与资本大规模的集中与积聚,更强化了资本对劳动力的剥削机能。苏修自己也供认,他们“建立联合公司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它们的赢利率”。例如,利哈乔夫汽车厂成立联合公司以后,赢利率就由原来的百分之十点三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三点四。
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的过程又是苏联资产阶级内部充满矛盾、摩擦与冲突的过程。苏修统治集团本来妄图通过建立联合公司,把原来企业之间的供求关系变成联合公司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协作关系,从而克服由于企业间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而造成的供求严重脱节现象。但是正如列宁早就揭露过的:“……垄断并不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因而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列宁选集》第2卷第808页)苏修的现实也证实了列宁的论断。由于建立了联合公司,一些巨型企业的头目在新建的联合公司中独揽大权,中小企业头目则丧失许多特权,成为一些生产单位和车间的管理人员。因此,一些地方和企业的资产阶级分子千方百计阻挠建立联合公司,甚至使联合公司名存实亡或使已经建立的联合公司重新解散。勃列日涅夫集团开动了一切宣传机器“批评”和“指责”那些反对和抵制搞联合公司的人们,甚至召集专门的会议,点名批评许多部、共和国和州的有关头目。他们还采取一些经济措施来排除“障碍”。比如给被兼并的企业头目保留原来的职务工资,对于把所辖企业交给联合公司的地方,由苏联财政部对其地方预算收入给予一定补贴等等。但是,资产阶级内部的争夺和斗争是无法调和的。截至一九七六年一月,在联合公司中,经济上保持独立的企业仍占联合公司所属企业的百分之五十六。官方原定的在一九七五年完成整个工业部门向新管理体制过渡的计划已大大推迟。联合公司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矛盾和竞争相当激烈,它们貌合神离,各自为政。苏修报刊供认,
“在有些部门,联合公司的工作效率非但没有超过而且往往没有达到部门平均水平”。联合公司与其他联合公司、企业之间为争夺投资、争夺物资供应、归根结蒂为争夺利润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
农业的跨单位企业
在农业中,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过程也是极明显的。经过“大吃小”、“富吃穷”的兼并过程,一九七四年比一九五三年农庄的平均规模扩大了一倍。大农庄的比重在增加,小农庄的比重在减少。除一般兼并外,苏修还竭力发展跨单位企业和农工综合体这类农业垄断组织,以加强对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集中和垄断。到一九七五年底,全苏共有六千三百二十七个跨单位企业和农工综合体。跨单位企业经营的业务,有属工业方面的,如建筑、建筑材料生产、发电站等;有属畜牧业方面的,如牲畜育肥、养禽等;而大型农工综合体则不仅兼营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还包括采购、销售、运输、建筑等机构。苏修正是通过发展跨单位企业和大规模的农工综合体,更集中地搜刮它所需的农畜产品。
苏修发展跨单位企业和农工综合体的目的同样在于攫取高额利润。据苏修供认,一九七三年他们对一百五十一个生产肉类的跨农庄联合公司调查表明,赢利率比一般农庄高四倍左右,而成本却低百分之六十左右。
跨单位企业和农工综合体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充满着矛盾和利害冲突。尽管苏修统治集团也开动了一切宣传机器,叫嚷发展农工综合体是“时代的要求”,是一项“重要任务”,勃列日涅夫还亲自出马表示“支持”,但到一九七四年各种形式的农工综合体所生产和加工的农产品不超过农产品总额的百分之四至五。
总之,苏修在工业中加紧建立联合公司,在农业中大力发展跨单位企业和农工综合体,虽然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的统治,但并不能消灭竞争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混乱局面,也不能改变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腐朽、衰落的趋势。列宁指出:“正是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则’的结合才是帝国主义的本质,正是这种结合在造成崩溃,即造成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全集》第24卷第431—432页)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也不例外。生产和资本的进一步积聚和集中,垄断的加强,正促使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为官僚垄断资产阶级占有之间的基本矛盾在日益加深,而且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是今日苏联经济陷于严重困境的根源。它必将激起苏联广大劳动人民对官僚垄断资产阶级日益激烈的反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