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华主席给我斗天胆”——访河南省革委会农业组负责人、小麦专家刘应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6-16
第1版()
专栏:

“华主席给我斗天胆”
——访河南省革委会农业组负责人、小麦专家刘应祥
在全国“三夏”生产会议上,刘应祥介绍河南省人民深揭狠批“四人帮”,战胜严重自然灾害,夺得小麦好收成的发言,受到了到会代表的热烈赞扬,称赞他们揭批“四人帮”搞得狠,抗灾夺丰收的劲头足,今后农业大上的决心大!
为了进一步了解河南省人民的斗争事迹,会议期间,我们专门访问了刘应祥同志。
那天,一见面,刘应祥就兴奋地对我们说:华主席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我们干革命心情舒畅,搞生产干劲倍增。今年小麦的好收成就是这样得来的,也是河南省几千万人民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去年,正当小麦播种的时候,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来,人们悲痛无比,流着眼泪播种。小麦下种之后,全省就遇到了大旱。冬不见雪,春不见雨。干旱的时间长达一百八十到二百五十多天。大部河道断流,库塘干涸,水库蓄水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全省有一千五百万亩小麦缺苗断垄,有四百万亩根本没有出苗,还有一百五十万人口的地区连人畜吃水都发生了严重困难。这次干旱面积之大,时间之长,八十岁老人没见过。
随着旱灾而来的还有少有的冻害、风灾和虫害。
不仅如此!刘应祥气愤地说:河南是“四人帮”直接插手、破坏严重的地方,他们干扰破坏所造成的恶果也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来,全省缺少柴油、化肥等物资,困难真是大呀!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也为河南省人民担忧起来。但是,刘应祥露出坚毅的表情,马上告诉我们:严重的灾害和困难,并没有吓倒我们。在省委领导下,全省人民学习大寨人天大旱、人大干的革命精神,大打抗旱保麦的人民战争。全省冬季浇麦二千四百多万亩,春季浇麦四千二百多万亩,三千万亩丰产方的小麦普遍浇了三水以上。同时进行了追肥、中耕、治虫。经过精心管理,全省有四千万亩小麦基本上保证了正常生长。
  根据最近各地、县估产和省革委会有关部门调查,全省夏粮总产预计仍可相当于丰收的一九七五年的水平,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产将近一倍。
刘应祥强调指出:大灾之年能够夺得这样好的收成,确实是不容易的。要不是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我们的抗旱斗争根本无法开展,今年的小麦收成就会不堪设想。因此,今年抗灾斗争的胜利,是贯彻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光辉成就,是农业学大寨运动的丰硕果实,是又一次显示了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也是对“四人帮”的有力批判。
我们很想知道,这样历史上罕见的旱灾,是如何战胜的。刘应祥兴致勃勃地介绍说:华主席提出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后,我们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治天下,必治农业。因此,在抗旱斗争一开始,省委就明确提出,要把抗旱保麦提到是不是坚决贯彻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高度来认识,号召全省人民最紧密地团结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深揭狠批“四人帮”,大打抗旱人民战争,千方百计夺取夏季丰收。
“打倒‘四人帮’,农业要大上,小麦是头一仗,一定要打响”。全省人民在省委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大揭大批“四人帮”及其在河南的黑干将的罪行,越批劲越大,哪里批“四人帮”的斗争搞得好,哪里的抗旱浇麦运动就开展得轰轰烈烈。许多地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地委常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县委常委都在抗旱斗争第一线。今年春节,不少县委书记是在抗旱第一线过的。在抗旱最紧张的时候,许多公社党委书记都是在井屋里过夜。大队党支部书记和生产队长就更不用说了,许多人十天半月不回家,吃住在田间,他们眼熬红了,人累瘦了,可是仍然高兴地说:再也不怕“四人帮”给我戴帽子,打棍子了,跟着华主席,越干越想干。
当时,在河南各地,经常可以看到,不少村庄家家落锁,人人下地,许多县的城镇机关冷冷清清,地里却是热气腾腾。商店关门了,社队工厂停工了,一切可以投入抗旱的劳动力都到抗旱第一线去了。地处豫西丘陵旱区的巩县,在抗旱最紧张的时候,从县委书记到炊事员都上了第一线,全县投入抗旱的人数最高达到二十六万多人,为劳动力总数的百分之一百四十四。这个县的米河公社米河大队,麦田全在高山上,没有灌溉条件,三十多人的抗旱队伍从冬季到春天,一百多天扁担没落肩,累计行程六十万里。当时人们编了一首民谣:
扁担水桶齐动员,
大河顺肩流到田。
任凭天上下火苗,
革命意志不动摇。
华主席给我斗天胆,
火焰山上夺高产。
刘应祥接着说,抗旱斗争是一场硬仗,没有坚强的意志不行,没有一定的物质力量也不行。为了克服缺少柴油、化肥等物资上的暂时困难,我们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依靠群众,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缺少机油,不少地方的社员把吃的香油都用上了。化肥不足,全省一冬一春造土化肥、土氨水三十五亿斤。水源不足,就大搞水利建设,搞挖潜配套。为了支援抗旱保麦斗争,省委从各方面挤出资金一千多万元,挤出十五万多瓩的电用于灌溉。有关部门也全力以赴支援抗旱,商业部门组织服务小组四千五百多个,工业部门组织技术小组一万多个深入田间地头支援抗旱,全省光水桶就赶制了一百六十八万对。这里,我们还要感谢中央有关部门和一些兄弟省市,在抗旱斗争中曾给了我们宝贵的支援。
当我们问到抗旱保麦斗争这一仗打过以后,怎样夺取秋季丰收时,刘应祥立即信心百倍地回答说:对这个问题我们早有准备。今年抗旱保麦斗争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毕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对完成全年粮食生产计划造成了困难。因此,我们的口号是:丰收地区要以夏促秋,夺取全年丰收;受灾地区夏季减了产,秋季捞,全年指标不动摇。由于抓得早,抓得狠,全省四千五百万亩早秋作物普遍种得比较适时,播种质量高,出苗齐全,田间管理抓得也紧,目前秋苗长势良好。大秋作物总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一千多万亩。晚秋早播工作也抓得很紧,全省已在麦垄点种一千三百万亩,还育了一部分苗,准备麦后移栽。受灾地方夏季减了产,秋季捞的决心是坚定的,指标是可靠的,措施是有力的,行动是积极的,夺取秋季丰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不仅要夺取秋季丰收,我们还要努力在农田基本建设上下功夫,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条件。今年严重的旱灾给了我们很多教益,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大家亲眼看到,许多自然条件相同的地方,同是二百多天没下雨,有的不仅不减产,反而创高产。有的却大减产。原因在哪里?就生产条件来说,主要是农田基本建设的标准有高有低,抗灾能力有大有小。所以,改土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非大抓不行,早抓早主动,早增产,不抓总被动,难增产。
刘应祥高兴地告诉我们,最近,省委重温了华国锋同志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所作的“必须把农田基本建设当作一项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来办”的指示,重新制订了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的标准和规划。按照高标准的要求,到一九八○年实现每个农业人口有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平均粮食亩产不低于七百斤,平均每个人产粮不低于八百斤,力争达到一千斤。
刘应祥满怀激情地告诉我们说,这个目标我们一定要达到,这样我们就可以抵御更大的自然灾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