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象领导土改、合作化运动那样——山东省滕县抗旱保麦夺丰收的重要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6-19
第2版()
专栏:

象领导土改、合作化运动那样
——山东省滕县抗旱保麦夺丰收的重要经验
去秋以来,滕县大旱。河水断流,水库干涸。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滕县县委象战争年代那样,到第一线去,带领全县人民,批“四害”,斗旱魔,夺得了夏季丰收。全县九十万亩小麦,总产和单产都比去年增产一成以上。亩产六百斤以上的公社,亩产八百斤、一千斤以上的大队,成倍增加。深入群众 率领群众
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滕县的广大干部、群众意气风发,决心排除一切困难,夺取今年夏季丰收。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后,县委书记翟文孝立即打起背包,带领工作组,到南沙河公社后辛章大队蹲点。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华主席的重要讲话,热烈讨论“怎样完成四项战斗任务?”第一生产队老贫农陈瑞雪在家庭学习班上,诉说了自己在旧社会受的苦,在“四人帮”横行时遭的害,表示:“拚上这把老骨头,也要为华主席提出的战斗任务贡献力量。”全家商定:一要学好毛主席著作,二要揭批“四人帮”,三要养好猪,积好肥,管好麦,把这几条写成保证书贴到大门上。这个家庭的行动带动全队,出现了人人表决心,家家立誓言,个个见行动、比贡献的新气象。抓纲治国深入人心,麦田管理出现高潮。几天之内,全大队扒锅台、挖栏圈,积肥一百多万斤,把九百多亩麦田普追了一遍肥,浇了一遍水。县委在这个公社召开了三万多人的大会,推广后辛章的经验。接着,县委常委分七片包干,带领三千多人的学大寨工作队,象领导土改、合作化运动那样,深入基层工作。
深入基层的县、社干部,带领群众深揭猛批“四人帮”,联系实际大批资本主义,认真解决了部分单位出现的“今年小麦不保险,不如趁机去抓钱”等问题,形成了人心归田,“五匠”归队,车马务农,劳力、资金、物料三集中,管好争气麦的新局面。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表示,要“气死龙王憋死天,汗水浇出丰收年。”张汪公社地处平原,地下水充足,但因公社领导班子抓纲不自觉,所以斗天不得力。县委帮助公社党委进行开门整风,打击阶级敌人,批判资本主义倾向,伸张正气,压下歪风,群众劲头起来了,全社有八百多户社员自觉停止盖房,集中资金抗旱,购买柴油机,扩大水浇地。今年小麦总产猛增二百五十万斤,成为全县小麦总产增加最多的一个公社。
随着旱情的发展,管理麦田任务加重,物料很缺,困难不少。滕县县委坚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放手发动群众攻难关,推广了东江大队创造的井中掏井,泉中挖泉,河中打坝截潜流,横跨山河修石渠的经验。全县社社队队都受到震动,大家齐心协力,打响了突击抓水的攻坚战。全县十四万多名精壮劳力上阵,以“十里以外有水不算远,百米以下有水不算难”的雄心壮志,大搞延伸工程、新建工程、挖潜工程,实行远水近用、低水高用、一水多用、死水活用、边建边用,水浇地面积大增。县委并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用于抗旱。全县新打机井近千眼,扩大麦田灌溉面积二十万亩,相当前六年的总和。群众高兴地说:“抗旱抗出了水利化。”带头大干 指挥大干
滕县各级干部,在夺取今年小麦丰收的过程中,遵照毛主席关于“在工作方法方面求得一个进步”的教导,带头大干,指挥大干,和广大群众同挑一坑水,同浇一块地,在抗旱中树立了良好作风。
县委带头到困难多的地方抓典型。县委一位负责同志,到缺水少土、遍地石碴的冯卯公社谢庄大队,树立了高标准抗旱播种的样板。“抓好一块石碴地,震动万亩高产田”,用极大的说服力推动了面上的工作。县委这样做了,带动了全县二百三十个点,大家艰苦奋斗破难关,群众受鼓舞,干部受锻炼。县委直接抓的谢庄大队,小麦总产由去年的八万斤,增加到今年的十六万斤。
县委在领导抗旱夺丰收的斗争中,认真改进工作作风。要求群众做到的,干部先做到,要求干部做到的,县委常委先做到。在严重干旱季节,旱麦问题最大。这些麦田地势高,需要远距离运水。挑水浇麦是个累活。县委书记、副书记带领机关干部,先后到五个严重缺水的单位挑水浇麦,浇了岗地浇岭地,浇了岭地浇山地,每人保浇了一亩麦田。在向海拔五百米、爬坡一千七百米的辛召公社曹山顶大队的“望天田”运水时,县委书记前边走,机关干部后边跟。大家看到山区用水问题没解决,深感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家。他们肩挑清水,身淌汗水,眼含泪水。回县后,县委常委立即进行小整风,检查了思想作风,调整了水利建设布局,拨出资金,购买胶车、铁桶,送到五十三个严重缺水的大队。在全县很快出现了盆盆罐罐、肩挑人抬进山送水的动人场面。广大干部群众提出“甘愿肩肿跑断腿,定叫旱麦喝上水”,夜以继日,连续作战,排车、拖拉机、汽车一齐出动,协作支援,把十六万多亩旱麦普浇了水。
县委从严要求自己,做到真干、实干、干好。检查面上生产时,先检查书记、常委的点,请下边的同志“横挑鼻子,竖挑眼”。县委这种作风,带动了各级干部,大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