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坚强战士——记共产党员、第三十八野战医院一所原所长余生炳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6-26
第1版()
专栏:

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坚强战士
——记共产党员、第三十八野战医院一所原所长余生炳的事迹
共产党员余生炳,是广州部队后勤部第三十八野战医院一所原所长。在毛主席光辉的“六·二六”指示指引下,他带领医疗队,连续四年抱病辗转在赣南、闽西南、粤东的山村,为贫下中农送医送药,倾注了全部心血,被重病夺去了生命。余生炳不愧为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坚强战士。
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是人民军医的光荣职责
一九七一年四月,余生炳在巡回医疗中发现,山区不少劳动妇女患有子宫脱垂症,十分痛苦。
毛主席教导我们:“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人民军医要为落实毛主席的卫生路线贡献自己的一切。余生炳下决心治好劳动妇女的子宫脱垂。医院党委积极支持他的意见,成立了研治小组,由他领导。
余生炳是一个外科医生,对妇科不熟悉。他领着医疗组来到农村,一面钻研妇科理论,一面走访民间的医生和病人,总结劳动人民长期以来治疗子宫脱垂的经验。一次,医疗组的同志运用“枯痔液”治疗一名病人的脱肛时,脱肛治好了,子宫脱垂也有所减轻。余生炳便和大家一起翻资料,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终于弄清了这两种病都是由于支持组织的肌肉、韧带松弛而引起的。余生炳从这里得出结论:“枯痔液”能治好脱肛,也有可能治好子宫脱垂。余生炳和同志们一起先后经过一百七十多次的动物试验,摸清了药物的性能,制定了一个运用“枯痔液”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案。岐岭公社贫农社员曾大娘,三十二年前得了子宫脱垂病,长期得不到治疗,病情越来越重。医疗组的同志来到曾大娘的家,做了两次治疗,曾大娘的子宫收回去了。
余生炳和同志们又为几十名病人作了治疗,近期疗效都不错。可是不久,一些病人复发了。为了找出复发原因,余生炳决定对所有治疗过的病人作一次详细的调查。当时正是南方多雨的夏季。一天,他们冒雨到二十里以外的一个生产队去调查,走到半路,被一条河拦住了,齐腰深的河水象脱缰的野马汹涌奔流。余生炳毫不犹豫地第一个跳进河里。他患着严重的膝关节病,早在一九七二年体检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左腿肌肉萎缩了二厘米,身体一天天消瘦。这时,他的膝关节被冷水一泡,疼得钻心。余生炳不顾自己,领着同志们走访了分散在七个大队的五十多名病人,逐个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分析,发现复发的对象,主要是病史较长、病情较重的病人,并找出复发的原因,是用药的次数和剂量不够。他们根据病情轻重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和增大剂量,使病人很快恢复了健康。
根据调查研究和试验的结果,余生炳领着大家不断地改进治疗方法,提高疗效。经过几百个病例验证,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治愈率达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了治好千百人,累倒我一个,也值得!”
一九七三年,为了推广治疗子宫脱垂的新技术,医院从各所抽调了一批医生、护士,充实了医疗组,由余生炳带领,奔赴江西省寻乌、会昌、瑞金等县,与当地医务工作者一道,为贫下中农妇女治疗子宫脱垂,培训医疗骨干。
踏上这红色故都瑞金的土地,余生炳的心情十分激动。他领着同志们来到沙洲坝,参观毛主席当年为群众解决吃水问题修成的红井,学习毛主席当年在这里写下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这篇光辉著作,感到格外亲切。他就象一部开足了马力的机器,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上坡下坡,爬山涉水,两腿痛得
一拐一拐的,同志们三番五次劝他留在医院,可是,他总是乐呵呵地说:“没关系,我这是关节炎又犯了,爬山越岭,摔打摔打,对我的腿还有好处呢。再说,为了治好千百人,累倒我一个,也值得!”
一个冬天的晚上,气温骤然下降,寒风凛冽。余生炳巡诊归来,依然坐在灯下,一边整理各种病例的资料,一边轻轻按摩着犯病的双腿。这时,有人告诉他,贫农谢大娘的病情很严重,疼得起不来床了。余生炳背起药箱就要出发。卫生院的胡医生见他的腿站着微微发抖,就说:“老余,你休息,让我去吧!”余生炳还是那句话:“我对病情比较熟悉,还是我去好。”胡医生只好打起手电和他一起出发。来到谢大娘家,余生炳细心地给她作了检查和治疗。
第二天一早,天下大雪。余生炳背起药箱,踏着积雪,一步一拐地来到谢大娘家,继续治疗。谢大娘看着他那满身雪花,心疼地说:“老余呀,这么冷的天,你就别来了哇!”可是,余生炳从谢大娘家里出来,又朝另一名病人家里去了。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一深一浅的脚印……
“骨干早一点培训好,病人就早一天解除痛苦”
余生炳带着医疗队,连续奔忙了二百多个昼夜,踏遍了几十个公社的村镇,为两千多名劳动妇女解除了痛苦。同时,为了使治疗子宫脱垂的技术得到迅速推广,余生炳每到一个地方,都亲自和当地卫生部门联系,举办治疗子宫脱垂和制药的骨干训练班。
这时,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一股阴风向医疗队吹来,胡说什么医疗队这样做是不抓大事,是干扰地方的革命。余生炳坚定地对同志们说:“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就是大事,就是革命行动,他们刮他们的风,我们行我们的船。”白天,他和同志们一起去巡诊,晚上,常常备课到深夜。一次,他的腿病犯得很厉害,走路很困难,同志们劝他把训练班的课推到第二天再上。余生炳摇摇头说:“不能推,骨干早一点培训好,病人就早一天解除痛苦。”
在江西省会昌县办训练班的时候,九江地区一个同志因赶不上车,当他到达时,课已经讲完了。余生炳亲自为他一个人重新讲了一次课,直到那位同志听懂为止。
就这样,余生炳在完成治疗任务的同时,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满腔热情地为广东、江西、福建等省培训了四百二十多名治疗子宫脱垂的骨干。
由于过度的劳累,他的病情加重了,体重明显减轻,两腿拐得更厉害了。但在领导面前,他瞒着;在同志们面前,他也瞒着;在亲人面前,他还是瞒着。
一九七四年四月,福建省举办治疗子宫脱垂和制药学习班,特邀余生炳去讲课。行前,院领导问他:“老余,你的腿到底行不行?”他说:“嘿,硬得很呢!一天走它百把里没问题。”但是,途中,他却瞒着同行的魏医生,买了几包止痛药。从福建回来的路上,他的腿疼得上不了汽车,回到家里,连迈步也很困难。同志们感动地说:“为了贯彻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他把命都豁出来了!”
“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一九七四年六月,医院领导知道了余生炳的病情,立即叫他停止工作,住院治疗。好说歹说,他才勉强同意在家休息治疗一段时间。但是,余生炳并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他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继续战斗下去!”一天,余生炳收到福建厦门市第一医院一位医生的来信,询问几个治疗问题。余生炳立即拿笔回复。这时,病痛使他全身发抖,这封只有两页纸的信,他整整写了四个小时。
八月,余生炳被送进广州部队总医院,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并且已经到了晚期。同志们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都惊呆了!谁能想到,就在四个月前,余生炳用这双病得如此严重的腿,跑遍了赣南山区的山山水水,辗转跋涉在粤东、闽西……。一九七五年一月十八日,余生炳同志终于被癌症夺去了生命。不幸的消息传来,多少人为失去这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医生而痛哭失声。
中共广州军区后勤部党委根据余生炳同志生前的表现,给他追记了二等功,并给子宫脱垂治疗小组以嘉奖。广州军区政治部宣扬了余生炳的事迹,号召全体指战员学习他为人民鞠躬尽瘁,对技术精益求精的革命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余生炳去世后,子宫脱垂治疗小组的同志继续进行子宫脱垂病人的普查普治工作。目前,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他们为进一步落实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正踏着余生炳走过的足迹继续前进!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