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棉花要大上 领导是关键——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7-04
第2版()
专栏:

棉花要大上 领导是关键
——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侧记
“棉花生产要大上快上,关键在领导。”那么,领导要解决好哪些问题才能促进棉花增产呢?出席全国棉花会议的一些地委和县委的负责同志联系本地实际,从几个侧面谈了自己的体会。
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
要把棉花生产迅速搞上去,领导上必须处理好棉花生产中的各种矛盾,其中最主要的是粮棉关系。河南省南阳县委第一书记刘俊章说,粮棉关系能否解决好,同我们懂不懂辩证法有直接关系。毛主席提出的“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科学地反映了农业生产中的辩证关系。粮棉矛盾是对立的统一。我们不仅要看到粮棉相互矛盾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它们相互促进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把粮棉矛盾解决好。接着,他介绍了南阳县在发展棉花生产上的一段经历。
南阳县土地面积比较大,全县每人平均耕地将近两亩。从一九七五年起,全县植棉面积由原来的二十万亩扩大到三十万亩,占总耕地的百分之十八点七。粮田面积减少了,但这两年的粮棉产量都比上一年增产。一九七六年,全县粮食亩产首次上了《纲要》,棉花亩产也上了《纲要》。奥妙在哪里:刘俊章算了两笔账:一是多产棉花,就较多地增加了资金收入。这不仅提高了社员收入水平,也为集体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大量资金。二是增加了肥料。全县每年棉花奖售化肥九千三百吨,棉籽饼肥一千九百多万斤。刘俊章说,这两笔账说明,发展棉花生产,对于粮食生产的发展是有利的。我们的体会是:以粮保棉棉增产,以棉促粮粮丰收。
每人平均占有耕地较多的南阳县能解决好粮棉矛盾,耕地比较少的地区能不能解决好这对矛盾?江苏海安县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个县共有耕地九十万亩,棉田占百分之三十五。全县每人平均粮田只有六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县连年夺得了粮棉双高产,对国家作出了双贡献。一九七六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一百四十七斤,棉花平均亩产一百二十二斤,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海安县委副书记杨华说,解决粮棉矛盾,在领导思想上必须牢固地树立一个观点:粮棉都是国家的战略物资,粮食重要,棉花同样重要。有了这个观点,在处理粮棉关系的时候,就既承认矛盾,又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所谓粮棉矛盾,在海安县主要是争面积,争季节,争劳力,争肥料。我们解决这“四争”,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各得其所。比如,在面积上,我们坚持各类作物按计划种植,不互相排挤。粮田面积少,就在大搞科学种田,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狠下功夫,不挤掉其他作物。这样,就能在种足棉花面积的基础上,保证粮食年年增产,年年向国家交售公余粮一千多万斤。
要有创造条件大上的雄心
北方棉区一些地、县委领导同志,过去总认为北方棉花产量不如南方高,是因为条件不如南方好。现在,这个认识变了。
河北省的一些地、县委领导同志,在会上把湖北和河北的条件作了对比:河北怕旱,湖北每年涝灾严重,地下水位高;河北无霜期短,湖北阴雨多,光照时间又比河北少。经过对比,大家取得了一个新的认识:论条件,河北与湖北各有有利和不利的方面,湖北的条件并不比河北强多少。可是,为什么湖北的棉花产量近几年大幅度增产,而河北却进步不快呢?大家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湖北省各级党委带领群众,下大力气创造了有利棉花生产的条件,克服了许多不利条件;而我们一些地方却还在原有的条件上兜圈子。河北省永年县的同志说,对比,比出了我们的差距,也比出了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自己的经验证明,只要积极创造条件,北方棉区不仅可以获得南方棉区同样高的产量,而且还可以超过南方。他讲了他们县南沿村公社田堡大队的例子。这个大队过去生产条件很不好,低洼盐碱地多。文化大革命前,棉花亩产只有三、四十斤。文化大革命中,大队党支部带领贫下中农、社员群众,认真学大寨,苦战六个冬春,平整了土地,改造了二百八十亩涝洼地,治理了三百亩老碱窝,增加了灌溉设施,生产条件大改善,加上大搞科学种棉,棉花产量迅速上升。全大队平均亩产皮棉突破了一百七十斤,一九七四年以来,连续三年都保持高产水平。田堡大队可以由低产变高产,全县为什么不能呢?
要敢于领导,又善于领导
参加这次会议的地、县委领导同志在学习讨论中指出,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唯生产力论”、“技术挂帅”的帽子满天飞,弄得人们不敢领导生产。现在,“四人帮”打倒了,我们要彻底肃清他们的流毒和影响,不仅要敢于领导,而且要善于领导。否则,工作就抓不到点子上,棉花生产就不能大上快上。
山东昌潍地区革委会主管棉花生产的一位负责人说,昌潍地区近几年棉花生产的步伐迈得不快,主要是“四人帮”的破坏和干扰,但与我们领导上一般号召多,个别指导少也有很大关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今年以来,地委领导同志都下去蹲点,亲自动手,搞了五个万亩棉花丰产方,并且做到会在点上开,经验在点上总结,问题在点上解决。地委这样做了,县、社各级领导也跟着搞起来。全地区地、县、公社三级领导干部办的丰产方共四十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地委紧紧抓住这三分之一来带动三分之二,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今年,地委领导同志都蹲在点上,跑路、开会比去年少,但棉花生产却普遍比去年搞得好。这就说明,改进了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就事半功倍;反之,就事倍功半。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