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战胜天灾夺高产——天门县棉花生产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7-05
第1版()
专栏:

战胜天灾夺高产
——天门县棉花生产经验
“棉花要大上,思想要领先,要认真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湖北省天门县棉花大面积高产的一条经验。一九七六年,他们靠这条经验,取得了很大成绩。今年,他们坚持这条经验,战胜特大自然灾害,保住了棉花面积和全苗。目前,全县人民满怀革命豪情,乘胜前进,夺取今年棉花更大丰收。
思想领先 继续前进
天门县是我国著名的集中产棉县。去年,全县七十八万亩棉田,总产量突破一百万担,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二十九斤。粮食也比上年增产一亿一千万斤。都获得创纪录的好收成。
去年迈大步,今年怎么办?天门县委及时提出这个问题,组织全县干部和群众开展大讨论。“四害”清除了,人们热情奔放,畅所欲言。一心想的是大治之年,如何作出新贡献,夺取棉花高产再高产。与此同时,也有少数人背上了新的包袱:“怕掉下来”。有的人说,去年气候难得,今年哪能再碰到?针对这些思想,县委印发了一批典型材料,请各大队党支部开展讨论。要求通过讨论,弄清两个问题:(一)去年的成绩是碰来的,还是斗来的?(二)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够创造条件大上,有些地方却不能?这就使大家,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认识到,“怕掉下来”的思想,实质上是胸无大志、不敢继续攀登新高峰的思想,也是对去年棉花大面积高产经验认识不清的一种反映。
正在前进中的天门县人民,今年突然碰到低温阴雨等严重自然灾害,造成棉苗大批死掉。是听天由命,还是奋起斗争?绝大多数人以大寨为榜样,“天捣乱,人大干”。也有少数人悲观失望,主张“丢‘车’抢‘炮’,毁棉种粮”。一小撮阶级敌人乘机破坏,刮起资本主义妖风。这时,县委又毫不含糊地说:“打胜抗天仗,首先要举纲!”他们牢牢抓住揭批“四人帮”这个中心,领导全县人民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狠狠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对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通过辩论、讨论、批评、教育等办法,加以解决。
“丢‘车’抢‘炮’,毁棉种粮”行吗?人们说:不行。这是懦夫懒汉世界观,是向老天屈服。丢了“车”,不见得能抢住“炮”。他们有这样的经验教训:当粮棉面积按国家计划定下来以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顾一头、丢一头,否则,势必造成“粮棉‘打架’,一上一下”,一年下去了几年上不来,挫伤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去年,他们坚定不移地“顾两头”,夺得了粮棉双丰收。天门县委做工作的结果,有效地克服了“丢‘车’抢‘炮’、毁棉种粮”的思想,增强了抗灾夺丰收的决心。
使出降龙劲与天比高低
今年早期特大自然灾害,对天门县人民的革命意志,和近几年来兴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是一次极其严峻的考验。在今年棉花播种期前后,天门县长期阴雨低温,大风、暴雨、寒潮频繁袭来。在四、五月间的一个半月内,连续降雨五百多毫米,相当于正常年景全年降雨量的一半。造成严重渍灾,棉花大量死苗。全县棉田死苗率百分之三十到七十的达四十八万亩。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农说,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没见过种棉人同老天爷斗得这么狠。
当自然灾害袭来的时候,天门县委负责同志冲锋在前。哪里灾情大、困难多,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县、社、队干部和群众一道,并肩战斗。全县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民兵、铁姑娘、红小兵,甚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一齐出动。他们各尽所能、各尽其力。有的人防洪排涝,有的抢收夏粮,有的查苗补种。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渍水排除了,棉苗补齐了,杂草除光了。全县仅补种重播用去的棉种达五百多万斤,接近四十万亩棉田的播种量。来这里取经的人都钦佩地说:“如果不是早有准备,那能不抓瞎。”
早有准备,正是天门县抗灾的一大特点。仅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来讲,他们就扎扎实实地苦战了七年。这七年,共完成土石方一亿九千九百多万方,等于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修建的总和两倍多。在全县范围内,基本上形成排、灌两大系统。需要灌溉时,可以通过灌溉系统,引进七千一百多个流量的汉江水;需要排涝时,可以通过排水系统,使八百六十多个流量的水直泄汉江。因此,今年虽然降雨多而集中,但受渍面积仅十万亩,真正淹掉的不过两万亩。
注重科学脚踏实地
今年,天门县大部分棉苗较正常年景迟发一个节令。根据这种情况,县委就把以往棉花迟发夺得高产的经验告诉全县人民。一九七五年,全县棉花迟发,基本没有伏前桃,但有一批队的棉花产量却超过了早发的一九七四年。这一年,全县有一百五十个大队棉花平均亩产在一百五十斤以上,有一百一十个生产队平均亩产棉花二百斤以上。他们的经验使大家认识到,棉花迟发,只要措施得力,管理得当,功夫到家,夺高产是完全可能的。
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今年化肥少了,再加上天灾,棉苗倍受摧残,需要增加施肥量。天门县委把这个问题提交给群众讨论。大家说:“一不等,二不靠,自力更生办肥料,种、养、积、造一齐搞。”群众动员起来了,办法也有了,肥料也有了。全县夏季套种绿肥五万亩,同时还积造了大量的土杂肥。
为了战胜棉花虫害,县委总结推广了黄潭公社大搞生物防治的经验。这个公社五万多亩棉田,去年主要采取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办法,使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农药投资大幅度下降。每亩棉田的农药投资由十四元六角七分,下降到六元零三分。仅此一项,全公社就节省投资四十九万五千元。棉花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大幅度上升。全公社平均亩产皮棉一百六十二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一经验推广后,今年全县生物防治虫害的棉田面积,由去年的十万亩,扩大到五十万亩。
推广优良品种,是去年天门县棉花大面积高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十分重视这个经验。今年,尽管这里的棉花补种面积大,次数多,但种子没有混杂,基本上保证了纯种,并建立了以县棉花原种场为骨干、四级农科网为阵地的良种繁育体系。
天门县人民抗灾害,抓当前,想来年,越干劲越大。他们豪迈地说:“风调雨顺的年景夺得大丰收固然好,大灾之年夺得大丰收更能显示大寨精神的威力。” 新华社记者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