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黄土高原大有希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7-05
第2版()
专栏:

黄土高原大有希望
新华社记者述评
发扬延安精神,加快建设大寨县,早日改变黄土高原面貌,为革命作出新贡献。这是最近在延安召开的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来自黄土高原的五百多名代表的共同誓言。它表达了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生产条件困难的黄河中游地区两千多万干部和群众,决心迎头赶上全国跃进步伐的强烈愿望和坚强意志。
黄河中游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青海等省、自治区的大部或一部分,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这里沟壑纵横,林木稀少,干旱少雨,农业生产落后。黄河中游的大部地区是陕甘宁和晋绥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曾作出过巨大贡献。今天,它在我国西北处于重要的地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尽快把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搞上去,对落实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生前非常关怀这个地区。一九四九年十月,毛主席在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中,勉励大家要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一九五二年十月,毛主席亲自视察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指示。周总理多次主持研究加快这个地区建设的工作,一九七三年亲自到延安,环顾延安的山山水水,提出了要早日改变面貌的要求。在党的领导下,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但是,也受到刘少奇、林彪,特别是王张江姚“四人帮”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有些人“见山愁,看沟怕”,屈服于大自然的压力;有些人“靠国家救济,靠外地支援”,伸手向上;有些人“种爷爷田,吃祖宗饭”,踏步不前。这样就使一些地方至今山河依旧,面貌未改。
打倒“四人帮”,精神得解放。代表们打破形而上学,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黄河中游地区的情况,既看到了不利条件,更看到许多有利条件。这个地区地大、土厚。地大,天地广阔,大有可为;土厚,有利于发展粮食作物,又可以植树、种草,发展林牧各业。大家认为,上有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有两千多万有光荣革命传统,勤劳勇敢的人民,同时,在我们各级领导的手里又都有了一批典型,只要各级党组织把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调动起来,组织起来,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黄土高原的面貌不仅能够快变,而且能够大变。
有了加快步伐改变面貌的决心和信心,怎样才能快变?这里还大有文章可做。代表们认真总结了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认识到要搞好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绝不仅仅是简单地治山治沟,造林种草。长期以来,在封建反动阶级统治下,黄土高原广种薄收,滥垦滥伐,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农业生产上来一次技术革命。这就是要下决心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彻底改革旧的耕作制度,实行科学种田,全面发展农、林、牧各业。大家特别强调,要把农田基本建设当做一项伟大的事业来抓。要实行“以土为主,土水林综合治理”的方针。一定要建设好基本农田,并且把它种好管好,高产了才算;还要有计划地造林种草,种好管好,真正做到造林有林,种草有草。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做到水不出沟,土不下山,控制水土流失。而要实现这样一个农业技术革命,决定的因素是坚持继续革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水土保持工作真正纳入农业学大寨的轨道,三大革命运动一起抓。
会上介绍的先进县的经验反复证明,哪个地方的县委有真心实意学大寨的决心,有创社会主义大业的雄心,又有带头吃苦流汗的干劲,那个地方就有希望。陕西省吴堡县县委的同志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这个县凡是号召群众去做的事,干部都带头先去做好。现在全县平均每人已有基本农田二亩四分,粮食也大幅度增长。黄土高原上自然条件最差、农业生产最落后的吴堡县,就是由于干部带头,大干苦干,首先进入了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的行列。如果都象吴堡那样,黄土高原上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
英明领袖华主席曾经多次指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重点帮助一下这个地区的工作,要象冀鲁豫那样,总结出一套改变面貌的经验来。最近,水利电力部和农林部决定,把改变黄土高原面貌的工作列为本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现在,上面的领导部门决心行动起来了,下面六省、自治区一百三十八个县(旗)也行动起来了。从上到下,决心加快建设大寨县的步伐。可以预期,在这片世界最广大的黄土高原上,一定会绘出最新最美的画图。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