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三突出”就是“三堵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7-17
第2版()
专栏:报刊文摘

“三突出”就是“三堵死”
武汉市武昌区群众业余文艺评论组 叶德新
“三突出”一出笼,“四人帮”及其御用工具,就进行了肉麻的吹嘘,什么“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创作规律的科学总结”啊,什么“三突出是指导文艺创作的根本原则”啊,等等。又是吹喇叭,又是抬轿子,真是热闹死了!其实,“三突出”就是“三堵死”,是扼杀革命文艺的一根狼牙棒。
哪三堵死?
一,把作者深入生活的路子堵死。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不深入生活,没有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没有对现实生活的集中概括,就无从创作。但“四人帮”所宣扬的“三突出”,却硬把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和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纳入它那个固定的框框里。你要搞文艺创作吗?无需深入生活,只要关在高楼深院里,根据“三突出”,定主题,安排人物,编造故事,就行了。《反击》不就是这样搞出来的么?你深入了生活,写出《创业》、《海霞》,他说你“二号人物压了一号人物”,或说你主要人物“起点不高”,不符合“三突出”。帽子就这么一扣,完了!你深入生活又顶啥用?
二,把作者运用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来表现生活的路子堵死。革命人民的战斗生活丰富多采,气象万千,反映这种生活的文艺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也应该是千姿百态,多种多样。但是,“三突出”却不允许文艺作品的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你要发展各地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吗?不行。你要用各种文艺形式创作吗?不行。“三突出”的哭丧棒一扬,统统都要被它打下台去。如果按“三突出”的框框套下去,很多文艺形式都只能销声匿迹。试问,抒情短诗,政治讽刺诗,肖像画,风景画,杂文,相声,单人舞,如何去“三突出”?“四人帮”就是妄想用“三突出”这根魔杖,使所有文艺作品都变成一种格式,一个调门,一副面孔。这说明,他们是破坏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罪魁祸首。
三,把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思路堵死。革命文艺的创作,应在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指导下,充分发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活跃创作思想,大胆创造。但是,“四人帮”把“三突出”定为任何文艺形式都必须一律遵守的“根本原则”,强加在作者头上,使文艺工作者思想僵化,只有死板地照葫芦画瓢。再加上“四人帮”的大棒随意乱打,今天批这个,明天斗那个,搞得人人自危,干不是,不干也不是,哪里还有什么创作热情,什么创新?只能视创作为畏途,最后搁笔了事。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园地,在一个时期内所以变得几近凋敝零落,其罪完全在“四人帮”!
(摘自《武汉文艺》一九七七年第二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