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八百里河套展新容 各族人民有计划地发展河套灌区建设,为农业稳产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8-03
第3版()
专栏:

八百里河套展新容
各族人民有计划地发展河套灌区建设,为农业稳产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河套灌区,位于巴彦淖尔盟境内,西起磴口县的廿里柳子,东到乌拉特前旗西山咀,长达八百华里,南北宽一百二十华里,是万里黄河九曲十八弯中的一个大套湾。这里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我国各族劳动人民就在这里开发垦殖。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渠系只利用,不维修,河岸无堤,多口引水,大水漫灌,有灌无排,致使土地严重盐碱化。
在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掠夺下,河套灌区有名无实,整个灌区的灌溉面积不足二百四十万亩,粮食平均亩产不到百斤。蒙汉各族劳动人民过着“吃麸皮,铺炕皮,身上裹个烂羊皮”的悲惨生活。
全国刚解放不久,河套地区党组织领导群众向“黄龙”宣战,打响了根治黄河的第一个战役。在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时期,沿黄河北岸筑起了长达二百八十九公里的防洪大堤,可以抵御六千秒立米的特大洪峰,奔腾咆哮的“黄龙”开始按照人们的意志驯服地顺着河床东流,再也不能泛滥成灾了。
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年代里,河套各族人民发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对河套灌区进行了有计划地改建和扩建工作。二十万劳动大军在八百里河套摆下了战天斗地的战场,白天红旗招展,黑夜灯火通明,先后建成现代化的三盛公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挖成长达一百七十八公里的北总干渠,并在总干渠上修建渠首电站一座和分水枢纽四处。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河套百万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把河套灌区建设推向了一个有计划发展的新阶段。他们对灌区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科学安排,实行排灌结合,综合治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现已挖掘和疏通大干渠十三条、分干渠三十多条,建起大中型闸、桥、涵洞和渡槽二百六十多座,开挖支、斗、农、毛渠共一万五千多条,初步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多口自流引水的混乱渠系,改造成为科学灌溉的配套渠系,为河套地区农业稳产高产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杭锦后旗沙海公社新红大队位于阴山脚下,地势较高,过去浇不上黄河水。这个大队的干部和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鼓舞下,于一九五八年春天,打响了一场改造山河、引水灌田的人民战争。全大队整半劳动力全体出动,奋战了四十三个白天和十七个夜晚,终于开凿出一条宽一丈二尺、长八里多的渠道,硬是把黄河水引进了干涸的土地,使新红大队这一年就夺得了好收成,第一次向国家交售粮食两万多斤,一举摘掉了“缺粮帽”,变成了“贡献户”。从此,他们对国家的贡献一年比一年大。文化大革命以来,他们又不断同林彪和“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作坚决斗争,不怕鬼,不信邪,坚持大干社会主义不转向,十年共挖土方三百万立米,自力更生建起扬水站三座,疏浚和扩建了田间渠系,把灌溉面积从原来的九百亩扩大到了三千三百亩。去年,粮食平均亩产一跃跨过了“黄河”,达到六百三十三斤,相当于解放前的七倍以上。他们同河套灌区千百个生产大队一样,正豪情满怀地按照自己的意志,牵住“黄龙”的鼻子,让
“黄龙”驯服地为人民服务。
临河县团结公社的三万四千多亩耕地,过去有一半以上是盐碱窝。每年浇过一水后,有近半数禾苗被碱蚀死,全公社粮食平均亩产长期在二百斤上下徘徊。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根治为害千年的“碱老虎”。可是,在“四人帮”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影响下,无政府主义和资本主义倾向一度猖獗。当人们起来批判无政府主义和资本主义倾向时,“四人帮”立即扣上“矛头向下”的帽子,致使资本主义的路不能堵住,社会主义的步不能迈开,土地盐碱化不能根治。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工作会议以后,团结公社党委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认真总结了学大寨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到学大寨必须学根本,在全公社掀起了大批修正主义、大批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潮,响亮地提出了“立下愚公移山志,定叫碱窝变粮仓”的钢铁誓言,展开了向“碱老虎”猛烈开火、要碱窝献粮的战斗。他们把坑坑洼洼的土地整平,把弯弯曲曲的渠道修直。同时又实行合理用水,浅浇快轮,深翻晒碱,铺沙压碱,增施农家肥改土,大种草木樨提高地力,特别是大挖排水渠泄碱,千方百计进行综合治理,大大减轻了盐碱化程度。他们还增种了耐碱农作物。由于采取了这些有力措施,粮食连年大幅度增产,一九七六年一举跨过了“黄河”,平均亩产达到五百六十二斤,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
中共巴彦淖尔盟盟委为了实现河套百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一九七五年作出了扩建、疏通总排干渠,实现排灌全面配套的决定,顶住了“四人帮”及其追随者乱扣“唯生产力论”帽子的压力,在四百里长的工地上摆下了战天斗地的战场。全盟二十万劳动大军踊跃参战,自力更生,解决了工具、炸药不足和吃住不便等困难,十冬腊月,力凿坚冰,深破冻土,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奋战两个月,提前四十天超额完成了挖通总排干渠的任务。接着,又组织了三级专业队常年搞建设,现已完成整个河套排灌全面配套工作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为结束河套千百年来有灌无排的历史,彻底治服盐碱化,创造了条件。现在,整个河套的灌溉面积,从解放前的二百四十万亩扩大到五百八十万亩,增加近一倍半,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都达到解放前的三倍。
八百里河套粮丰林茂,人欢水笑,畜群兴旺。磴口县第一个跨进了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的行列,五原县紧跟着也建成了学大寨先进县。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公社连年向国家交售的粮食都在一千万斤以上,成为全区提供商品粮最多的一个公社。成百个粮食亩产超《纲要》、过“黄河”、跨“长江”的社队,正在涌现出来。河套各族人民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紧跟华主席干革命,决心为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中后联合旗乌兰牧骑,用蒙古语教唱《国际歌》。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