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老挝人民大力抗旱取得初步成果 万象等省发展饲养业和养蚕业 各地设立国营商店和供销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8-17
第5版()
专栏:

老挝人民大力抗旱取得初步成果
万象等省发展饲养业和养蚕业 各地设立国营商店和供销社
新华社万象电 今年以来,老挝全国旱情比较严重。老挝各族人民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同旱灾作斗争,取得了初步成果。
各地人民因地制宜修渠筑坝,挖水井,利用各种简陋用具运水抗旱,推动育秧和插秧工作的进行。目前,万象省、市所属的十四个县除个别村和乡外,已育秧完毕,插秧面积平均占万象省、市水田面积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万象市赛塞塔县人民全体动员疏通洪塞河,并挖了三条支渠,浇灌了大片土地。川圹省芒北县西万赛乡到六月二十八日已插秧五百多公顷,占全乡水田的百分之九十五。桑怒省会川、桑怒、芒汉等县到七月初已插秧完毕。
各地人民还大力种植旱稻、杂粮、经济作物和各类果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丰沙里、桑怒、川圹、万象、沙湾拿吉等九省种植各类杂粮作物四千多公顷。乌多姆塞、沙耶武里、琅勃拉邦、占巴塞等十一个省今年上半年扩大经济作物和果木种植面积二千多公顷。
新华社万象电 据老挝《人民之声报》报道,在一九七六——七七年旱季中,老挝万象、乌多姆塞等九省人民饲养的水牛和黄牛比上一个旱季增加了四万六千多头,猪和鸡鸭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沙湾拿吉省人民目前共养牛一万多头,生猪存栏数比去年增加了两倍。乌多姆塞省人民养牛四万一千多头;养猪九万六千多头,比去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丰沙里省的瑶乌县在一九七六——七七年旱季中,牛和马从七千多头增加到一万一千多头,猪增加到九千多头。万象省的哈塞丰等四个县的水牛和黄牛今年以来已增加到二万多头。
各省有关部门派出了一些兽医深入到农村和山区,为牲畜防病治病。各地地方政权除发动群众发展饲养业外,还办了一些饲养场。
新华社万象电 老挝解放后,万象等省人民积极恢复和发展种桑、养蚕、缫丝业。
万象等省人民有着悠久的种桑、养蚕、缫丝历史。但在解放前,由于外国资本家运进大批丝织品冲击老挝市场,加上国内反动派进行反动迷信宣传,致使万象等省的种桑、养蚕、缫丝业遭到严重摧残。解放前夕,万象省的种桑、养蚕、缫丝业濒于破产。
解放后,万象等省人民在大力发展农林业的同时,积极恢复和发展种桑、养蚕、缫丝业。目前,万象省桑树种植面积已扩大到一百多公顷,这个省的哈塞丰、纳塞通等县的农民积极发展种桑、养蚕、缫丝等副业生产。下寮沙湾拿吉、占巴塞等省的种桑、养蚕、缫丝业也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这两个省的人民利用土设备和民间方法缫丝、织布。他们织成的裙子、沙龙等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老挝政府有关部门十分关心种桑、养蚕、缫丝业的恢复和发展。解放后不久,有关部门就在万象省哈塞丰县设立蚕种研究站,引进外国优良蚕种,积极培育新蚕种。在所培育的新蚕种中,有一种优良蚕种产量相当于原当地蚕种的两倍。目前,老挝主管部门正在积极推广这种新蚕种。
新华社万象一九七七年八月九日电 老挝解放以来,全国各地设立了不少国营商店和供销合作社。
据报道,自一九七六年初以来,老挝全国已设立了国营商店一百多个,供销合作社一百六十多个。这些国营商店和供销社的设立,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推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一年多来,这些商店和供销社除向人民提供工业品和日用品外,还收购了大批花生、黄豆、棉花、咖啡以及虎骨、鹿茸、砂仁等农副产品和药材。(附图片)
老挝各地积极发展饲养业。图为老挝牛角山牧场的牛群。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