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知难而进,敢叫大地换新颜——记中共新安县委书记吕国卿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8-19
第1版()
专栏:

知难而进,敢叫大地换新颜
——记中共新安县委书记吕国卿的事迹
在河南省新安县,人们谈到这个县的变化,常常和县委书记吕国卿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新安县是一个山区,由于水利建设跟不上,粮食产量一向很低。一九七三年,吕国卿同志到新安工作不久,在卫星大渠下游听到一个女社员说:“俺还是闺女的时候,就在这里修渠,现在孩子又来修渠了,啥时候盼到大渠通水还不知道。”过一些时候,一位在外地工作的老干部回来探家。临走时,吕国卿去送他,汽车行到石井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羊肠小道。这位老干部望着崎岖的山路,对老吕说:“战争年代这条牲口驮盐的小路,还是老样子啊!”社员群众和老干部的话,象锤子一样敲在老吕的心上。
吕国卿决心和全县人民一道,迅速改变这里的面貌。可是,当他同县里的一些领导干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少人都摇头说:新安山高沟深石头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改变这种状况,难哪!
新安面貌真的不能改变吗?吕国卿要亲自摸一摸底。他走遍了新安县的山山水水。在青龙山上调查研究的时候,吕国卿摔断了一条腿,大伙把他送进医院,可是没等伤口痊愈,他就离开医院,拄着双拐到群众中去继续进行调查研究。有一次,他带着几个同志来到黄河峡谷——八里胡同。这里山高谷深,河流湍急,只能攀着悬崖峭壁前进。当时,天下着小雨,坡陡苔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到深渊中去。吕国卿忍着伤痛,边走边调查,硬是走了三十多里险道,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石曲大队的贫下中农见他满身泥水,手拄拐棍吃力地走来,感动地说:“真是摔不垮的好书记呀!”
群众从吕国卿身上看到了县委的决心,吕国卿从群众当中看到了改变新安面貌的光辉前景:荒坡大队引黄上山,把沉睡千年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稳产高产的大寨田;沙窝大队在深山沟里垒石坝、造梯田,封山育林,闸沟淤地,粮食亩产达到七百多斤;正村大队在山顶上砌水塘,平时蓄,旱时用,常年蓄,集中用,发展水浇地六百多亩。从这些大队的变化中,吕国卿得出一个结论:山多,可以植树造林,发展多种经营;沟深,可以闸沟淤地,修建水库;石头多,可以打坝垒堰,修建梯田。要改变新安的落后面貌,首先要端正县委“一班人”的思想,改变干部的精神状态。
吕国卿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重要指示,对照昔阳、大寨找差距。他把基层干部请到扩大会议上“放炮”,帮助县委整风。他带领县、社领导干部到荒坡、沙窝、正村等大队参观,让群众给干部“上课”。干部提高了认识,振作了革命精神,纷纷深入基层,带领群众学大寨。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展起来了。
正当新安县人民甩开膀子大干社会主义的时候,王张江姚“四人帮”另搞一套的妖风刮到了这里。“四人帮”在清华大学的那个女干将,指令一个人在新安县拉山头、造谣言,层层揪“走资派”,到处挥舞“唯生产力论”的大棒,破坏革命,破坏生产。他们给吕国卿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对他进行“车轮战”,搞得老吕吃不成饭,睡不成觉,下不了乡。他们还扬言要“砸断他的另一条腿”。在激烈的两条路线斗争中,有的干部担心吕国卿的身体会被搞垮,劝他暂时出去避避风。吕国卿说:“人家是来整我的,我顶着;你们下去好好带领群众学大寨,别让生产受损失!”
一天夜里,县委副书记黄金贵带着满身泥土,从畛河治理工地回来了。他问吕国卿:“有些人骂我们治河造地是‘唯生产力论’,他们不生产,还扰乱别人的生产,这叫什么论?”吕国卿气愤地说:“这是‘毁生产力论’、‘亡党亡国论’!”说着,他俩坐在灯下,再一次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阶级斗争的论述,心里更有了主心骨:治河造地、发展生产没有错,学大寨、大干社会主义没有罪!第二天,他们又把公社书记找来,一起学习毛主席的指示和中央文件,使基层干部更加坚定了抓革命、促生产的决心。在这期间,他们还在每一项大工程竣工的时候,都在工地召开庆功会、送贺信,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吕国卿对修正主义敢顶,对资本主义敢斗。一九七五年春天,吕国卿带领一部分干部到磁涧公社搞调查,发现铁路沿线和靠近厂矿的生产大队,资本主义倾向比较严重。奎门大队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大队有些人存在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铁路吃铁路”的错误思想,影响了铁路治安,学大寨运动迟迟开展不起来。老吕决定派工作队到奎门大队帮助进行整顿。工作队进村后,首先举办党员干部学习班,着重解决支部“一班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支部书记提高了觉悟,主动改正错误,带领群众联系实际批判资本主义倾向,把群众焕发出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引导到农业学大寨上来。这个大队很快进入了先进行列。
英明领袖华主席当时热情地肯定了新安县委对奎门大队进行整顿的经验,并作了极其重要的指示。
华主席的指示象一盏明灯,照亮了新安人民前进的方向。吕国卿和县委的同志们决心落实华主席的指示,分期分批整顿后进队,把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庙头大队是个大村,阶级斗争复杂,资本主义倾向严重,是全县有名的后进队。过去,县里几次派去工作队,都没有整顿好。吕国卿亲自到这个大队蹲点。他刚到庙头,就看到小商小贩一街两行,爆玉米花的、卖花米团的、修盆的、补锅的、赶毛驴拉脚的,真是五花八门。吕国卿想:庙头大队后进的“病根”就在这里。要想把农业生产搞上去,就要把街上这些摊摊收起来,把人心引到干社会主义上去。为啥这些摊摊长期收不起来呢?吕国卿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发现社会上的资本主义倾向,有的同大队的干部连着筋、扯着线,因此,他们抓阶级斗争不狠,批资本主义不力,致使资本主义倾向在庙头大队蔓延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吕国卿帮助大队党总支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开门整风,提高大家抓阶级斗争的自觉性。在大队党总支领导下,全大队迅速掀起了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的人民战争。堵住了资本主义的路,就迈开了社会主义的步,庙头大队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觉悟不断提高,人心向农,劳力归田,粮食亩产从四百多斤上升到八百多斤。
奎门大队和庙头大队的巨大变化,使许多人开了眼界,坚定了迅速改变全县面貌的信心。一九七四年以来,全县先后治理了畛河、青河、北涧河,护砌了卫星大渠,挖通了北干渠,增加了大量水浇地面积。一九七六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一倍多。同一时期,为了工农业生产运输的需要和群众生活的方便,全县兴修了山区公路一百多里,使公社所在地和百分之八十的大队通了汽车。吕国卿同志多次参加了修筑公路的劳动,有时还带着子女去,受到群众的赞扬。(附图片)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吕国卿同志(右二)深入深山峡谷,同荒坡大队干部群众研究制订引黄上山规划。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