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半工半读不要国家一分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8-20
第3版()
专栏:

半工半读不要国家一分钱
中共江西共大高安分校总支委员会
共大高安分校从一九五八年创办以来,在毛主席光辉的《七·三○指示》指引下,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积极提高教育质量。与此同时,经过广大师生的艰苦奋斗,逐步做到了在校学生粮、油、肉、菜、经费“五自给”,实现了“不要国家一分钱”。
共大能不能实现自给?对于这个问题,开始有人曾经提出种种疑问。他们说,有的农场整天劳动,尚且要亏损,共大学生是些小青年,又是半工半读,能自给吗?还有的说,共大靠农林牧业的收入自给不了。然而,事实是最有力的回答。我们学校遵照毛主席关于江西的工,是农业、林业、牧业这一类的工,学是农、林、牧这一类的学的教导,坚持以农、林、牧为主的半工半读,在教学上,面向农村,服务农业,做到专业设置以开设农、林、牧专业为主;在生产劳动的安排上,以农、林、牧的生产为主;在基本建设上,以农、林、牧的基本建设为主。这样,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一面学习科学文化,一面创造物质财富。经过师生的辛勤劳动,在校内建起了一万二千平方米校舍,办起了农场、林场、养猪场、家禽园、小型农机厂和水电站,累计生产粮食四百七十三万余斤,为国家创造财富三百二十六万余元,实现了“五自给”。自给的途径主要是农、林、牧业的收入。事实说明了,只要全面落实《七·三○指示》,坚持半工半读,妥善安排教学与生产,艰苦奋斗,勤工俭学,那么,共大这样的学校是完全能够实行自给的。
但是,半工半读,实行自给,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要有一个很大的革命干劲。我们学校早在建校初期,就提出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号召。广大师生战天斗地,在荆棘丛生的荒岭上建起了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基地。后来又有计划地开展治山、治水、治田、造林的活动,双季稻面积由原来三十五亩扩大到四百亩,把原来牛都不敢下去的深脚锈水田,改造成了可以机耕的稳产高产田,实现了水稻双季化,灌溉自流化,耕田机械化,为增加粮食生产和其他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实现“五自给”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搞好半工半读,还要坚持勤俭办校。一九七一年我们兴建农机厂,师生们自砍自扛木料,自平地基,自烧砖瓦,自挑沙石,自盖房一千四百平方米,节约基建经费七千余元。
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搞好半工半读,实行自给,还需要处理好这样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从实际出发。如学校的农田大部分在山沟里,高低不平,农田基本建设投工大,不可能一年完成,我们就统一规划,每年搞一批,做到不影响当年的教学与生产。二、当年收益的生产与多年收益的生产紧密结合。如在新垦的荒山上,实行林油间作、林粮间作,既保证当年有收入,又搞好了多年收益的生产基地,使学校常年收入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三、基地大小要与学校规模相适应。四、正确处理教学和生产、生活建设之间的关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