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中共中央委员、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 林李明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华国锋主席和中共中央送了花圈 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副主席送花圈 韦国清方毅许世友余秋里王震参加追悼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8-25
第3版()
专栏:

中共中央委员、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
林李明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华国锋主席和中共中央送了花圈
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副主席送花圈 韦国清方毅许世友余秋里王震参加追悼会
新华社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四日讯 中共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林李明同志,因病于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九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林李明同志的追悼会今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华国锋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送了花圈。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韦国清、方毅、许世友、余秋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赵紫阳,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以及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办公室、对外贸易部,也送了花圈。
送花圈的还有中共广东省委、省革委会,中共广州军区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广东省军区,广东省政协,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共广州市委、市革委会,中共海南行政区委、海南行政区革委会,广东省各地委、地区革委会,中共文昌县委、县革委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韦国清、方毅、许世友、余秋里,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参加了追悼会,并向林李明同志的家属余珍同志等表示亲切的慰问。
林李明同志的骨灰盒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追悼会由王首道同志主持,韦国清同志致悼词。
悼词说,林李明同志一九二七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转为共产党员。历任中共上海闸北区委组织部长、区委书记,琼崖特委组织部长、书记、副书记,海南区党委副书记兼琼崖纵队政治部主任,滇桂黔边区党委书记兼边纵政委,华南分局委员,西南局委员,云南省委组织部长,华南分局委员兼组织部长,华南分局副书记,广东省委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广东省副省长、代省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主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悼词说,林李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几十年来,他忠于党,忠于人民。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长期坚持海南岛地区的武装斗争中,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英勇顽强,积极工作,克服种种困难,与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紧跟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坚决同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进行斗争,坚持继续革命,为党、为人民做出了新的贡献。在揭批王张江姚“四人帮”的斗争中,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拥护华主席和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带头揭批“四人帮”的反革命罪行。
悼词说,林李明同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光明正大,朝气蓬勃,坚持原则,顾全大局,谦虚谨慎,团结同志,联系群众,苦干实干,勤勤恳恳,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直到最后一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悼词说,林李明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同志、好战友,是我党的一个损失。我们沉痛地悼念林李明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优良品质,紧密地团结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在党的十一大精神的鼓舞下,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坚持党的十一大路线,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把揭批“四人帮”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为实现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二十三日下午,叶剑英副主席以及韦国清、方毅、余秋里、赵紫阳、王震等同志,向林李明同志的遗体告别。在林李明同志病危期间,汪东兴副主席曾前往探望。
参加追悼会和向林李明同志遗体告别的还有在京的中共广东省委、省革委会、广州军区、广东省群众代表,以及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方面负责人和林李明同志生前友好:杨勇、孔石泉、王首道、江燮元、黄荣海、焦林义、欧致富、张根生、张平化、郭玉峰、罗青长、邓典桃、童小鹏、李强、钟夫翔、廖承志、吴庆彤、高富有、刘兴元、刘建勋、赵辛初、毛致用、乔晓光、安平生、李瑞山、周士第、段德彰、朱云谦、方正平、任思忠、张景耀、梁秀珍、罗天、梁湘、刘维明、薛光军、戴光前、刘瑞庆、李继良、胡松,中共文昌县委副书记符和深等。(附图片)
林李明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