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密切联系群众,有事同群众商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8-26
第3版()
专栏:

密切联系群众,有事同群众商量
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
群众路线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亲自为我们党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主席指出:“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党的十一大通过的新党章中,把“密切联系群众,有事同群众商量”作为对党员的要求之一。每个共产党员必须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和党章规定,保持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做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共产党员,必须牢固地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一切工作中,都应当坚定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遇事走群众路线。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的实践,即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产生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有无限的创造力和丰富的经验。共产党员只有相信和依靠群众,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总结群众的经验,形成正确的认识,去指导革命斗争。因此,几十年来,我们党始终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把群众观点作为党员必须牢固树立的一个基本观点。
我们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她的奋斗目标是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除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我们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因此,我们办事情,想问题,都要以符合最大多数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而要真正做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就一定要最紧密地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联系,一刻也不脱离群众,细心倾听群众的呼声,有事同群众商量,真正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
毛主席历来主张革命要依靠人民群众,大家动手去做,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发号施令。要在党的领导下,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早在三十多年前,毛主席就尖锐地指出:“是一个假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一个真马克思主义者,只要看他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的关系如何,就完全清楚了。只有这一个辨别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
不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主席在领导和建设我们党,使之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总是反复强调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重要性,不断地批判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一九五六年,在党的八大召开前夕,毛主席在向全党提出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时候指出:“单有党还不行,党是一个核心,它必须要有群众。我们的各项具体工作,包括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等等工作,百分之九十不是党员做的,而是非党员做的。所以,要好好团结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毛主席曾经针对我们有些干部脱离群众,不愿与群众同甘共苦,争名夺利,唯利是图的危险倾向,严肃地指出:“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毛主席充分信任群众,一向注意群众的议论、群众的思想、群众的问题,善于从群众的议论当中,发现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在毛主席亲自倡导和精心培育下,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在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在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历次机会主义、修正主义路线头子,出于资产阶级的反动本性,总是极力否认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疯狂破坏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作风。刘少奇贩卖“群众落后论”,林彪鼓吹“天才论”。特别是王张江姚“四人帮”,顽固地坚持资产阶级的唯心史观,用贵族老爷式的态度,恶毒诬蔑、谩骂工人阶级,说什么“工人的本质就是脏”,只能象“算盘珠”一样,“拨一拨,动一动”。他们以救世主自居,在党内外专横跋扈,称王称霸,疯狂镇压群众运动,扼杀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他们反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反对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四人帮”完全是一伙政治上敌视群众,作风上脱离群众,生活上鱼肉群众的反革命极右派,是人民群众的不共戴天的死敌!
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影响,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受到很大破坏。在一部分党员和干部中,群众观点差了,民主作风少了,不关心群众生活,不能与群众同甘共苦;骄傲自满,不能平等待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主观主义。极少数党员甚至侵犯群众利益,搞特殊化,严重脱离群众,损害了党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对于“四人帮”干扰破坏所造成的这种后果,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估计。在深入揭批
“四人帮”的伟大斗争中,我们要分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工作路线,什么是修正主义的工作路线;什么是共产党作风,什么是国民党作风;什么是唯物史观,什么是唯心史观。我们一定要自觉地处处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离开群众。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树立牢固的群众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要老老实实地“做群众的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要善于从本质上发现和支持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如果自以为比群众高明,不相信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愿向群众学习,或者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就根本不可能做到密切联系群众,而只会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一事无成。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努力实践我们党立党为公的宗旨,做人民群众的忠实勤务员,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努力工作。在当前,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把深揭狠批“四人帮”的斗争进行到底,落实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离开了这个人民根本利益的大目标,我们的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就不可能真正为大多数人民谋利益。与此同时,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关心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凡是群众生活上要求解决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尽量帮助解决。我们坚决反对那种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官僚主义作风。
毛主席曾经把党群关系比作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这形象地告诉我们: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应该以普通劳动者的身分,积极参加三大革命运动,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象大庆、大寨的党员和干部那样,身不懒,嘴不馋,手不沾,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群众一道大干社会主义,坚决反对特殊化等不正之风。毛主席说:“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朱总司令走了四十天草地,也是那么睡,都过来了。我们的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我们一定要向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永远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毛主席的培育下,我们党形成了一整套无产阶级的优良作风。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我们只要充分信任群众,实事求是,把毛主席亲自倡导和培育的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恢复和发扬起来,那末,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一定能够更加紧密,我们党的战斗力就一定能够更加增强。”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华主席指示的重要意义,把它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人人争当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十一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而努力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