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陨石雨的来龙去脉初步弄清楚了 科学院在京召开吉林陨石雨学术讨论会,一百多名科学工作者提出六十多篇研究论文,表明对陨石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很好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9-04
第4版()
专栏:

陨石雨的来龙去脉初步弄清楚了
科学院在京召开吉林陨石雨学术讨论会,一百多名科学工作者提出六十多篇研究论文,表明对陨石雨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很好成果
据新华社一九七七年九月三日讯 一年多以前在我国吉林地区降落的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陨石雨,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现在已经初步弄清了它的来龙去脉,并且提出了它的形成和演化的模式。这对于研究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生命的起源、空间技术等,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最近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吉林陨石雨学术讨论会,对一年多来的研究结果进行了一次检阅。到会的一百多名科学工作者,共在讨论会上提出了六十多篇有关吉林陨石雨的研究论文。
吉林陨石雨带来了极其丰富的宇宙信息。科学工作者高兴地指出,陨石的母体是太阳系里的一种小行星,它们因相互碰撞或与其他宇宙物质碰撞而破碎,其碎块按自己的轨道遨游于太阳系空间的不同部位,最后坠落到地面,为人们研究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提供了天体实物标本。去年三月八日十五时左右,吉林陨石以极高的速度进入大气层,由于冲击空气,剧烈磨擦,表面上产生了大约三千五百度的高温和大约每平方厘米一千公斤的热应力,周围空气温度甚至高达近两万度,因而陨石变成一个光采夺目的火球,并在高空发生一次大爆裂和多次小的剥落,冲击波的传播产生了雷鸣般的响声,高空风吹散了剥落下来的小石块,形成了一场分布范围很广的陨石雨。科学工作者根据陨石陨落时的速度和各种物理、化学参数,用天体力学方法,推算出吉林陨石在宇宙空间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它的远日点在木星和火星之间,近日点略小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一般陨石的形成年龄都是四十六亿年左右,比现今发现的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还早八亿年左右,所以有的科学家把陨石叫做“太阳系的考古样品”。我国科学工作者通过多种分析手段,肯定吉林陨石形成年龄和一般陨石相同。他们还采用裂变径迹法、钾氩法、铷锶法、铀铅法和宇宙成因同位素等技术,比较准确地测定了吉林陨石形成和演化各个阶段的年龄,为探索行星和陨石母体早期演化阶段的情况提供了可靠的线索。我国科学工作者确认,吉林陨石的母体大约在八百万年前发生一次大破裂,形成了单独在空间运行的陨星体,去年在空间与地球相遇而陨落。
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吉林陨石的球粒和结构、构造,从中初步鉴定出了橄榄石、斜方辉石、铁纹石、镍纹石、陨硫铁等主要矿物和透辉石、金云母、钛铁矿、铬铁矿、白磷钙矿等次要矿物近四十种,以及某些氨基酸、卟啉、色素、异戊二稀烃、正构烷烃等多种有机化合物。将这些情况,同地球、月球等行星的情况作对比,对于了解行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探索生命前期化学演化进程,是很有意义的。
宇宙空间中存在大量宇宙线,陨石长期在宇宙空间运行,记录了很多宇宙线及产生的核反应的信息。科学工作者研究了吉林陨石与宇宙线相互作用的核反应特征,以及核反应的产物在陨石体内的深度变化。这为研究陨石体在宇宙空间运行的轨道和通过大气层时的分裂情况,提供了有意义的解释。
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工作者成功地提出了吉林陨石从太阳星云中凝聚、聚集、形成母体、热变质过程、冲击变质、母体分裂以及陨落的形成和演化的模式。
几千年来,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降落过成千上万次陨石,史籍中有关的记载十分丰富。吉林陨石雨降落后,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吉林省、吉林市党委、科技部门和当地农村干部、群众的大力帮助下,及时考察了降落现场,收集了各种陨石标本,获取了大量宝贵的科学资料。去年七月,中国科学院为此专门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制订规划,组织天文、力学、地质、地球化学、核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科研人员,对吉林陨石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广大科研人员在英明领袖华主席、党中央的关怀下,以揭批“四人帮”为动力,在短时期内就取得研究成果,使我国陨石研究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