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他们为友谊大厦添砖加瓦——记在尼日尔工作的中国医疗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9-21
第5版()
专栏:尼日尔通讯

他们为友谊大厦添砖加瓦
——记在尼日尔工作的中国医疗队
中国派赴尼日尔的第一支医疗队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到达这个西非的美丽的国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医务人员用自己的医术努力为尼日尔人民服务。他们同尼日尔人民朝夕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学习,共同为中尼友谊大厦添砖加瓦。
银针放光彩
一天深夜,马拉迪医院产科急诊室收进一个在家已难产三天、濒于休克的病妇。刚到这个医院工作的中国医疗队员和院里的尼日尔医护人员闻讯后急速赶来。中国妇产科医生在详细认真检查后发现,产妇因骨盆腔过小导致难产,胎儿已死于腹内,产妇子宫破裂,流血不止,生命垂危,必须立即施行手术抢救。
这时,摆在两国医护人员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妇濒于休克,究竟采取什么麻醉方法更为适宜。医疗队的麻醉师提出使用针刺麻醉。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在场的医院院长和两国医务人员的支持。
两国医务人员迅速作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几根银针扎进了镇痛穴位,针麻仪上的指示灯闪着红光,接着向针刺穴位导入适当电流,病人很快失去了疼痛感。手术开始了。两国医务人员怀着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相互紧密配合,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完成了子宫全切手术。在尼日尔的土地上,第一次用针刺麻醉施行手术获得了成功。病人得救了,她微笑着环视身边的两国医务人员,眼里充满了感激的泪花。
院长看到这例手术圆满成功,激动地翘起大拇指,连声称赞“好!好!”后来,医院的医务负责人主动提出要学习针灸。中国医疗队员满腔热情地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尼日尔朋友。现在,中国的针灸术正在尼日尔的土地上生根开花。
决心救病儿
去年七月一天上午,在尼日尔首都的尼亚美医院,一位成年人带着一个六、七岁的病儿来找中国医生。他们是从约一千公里外的津德尔来的。孩子的父亲对中国医生说:二十多天前,孩子不小心把一颗小石子吸进了气管,后来一直发烧,呼吸困难,眼看一天比一天瘦。他们到尼亚美后曾找过一个外国“名医生”,这位“名医”却断言“无法治疗”。于是,他们来找中国医生试一试。“不要着急,我们一定想法给孩子治。”听到中国医生这句话,孩子的父亲露出了笑容。
两国医生对病儿进行了认真的检查,从X光片上看到,右主支气管里有一个卵形的东西,同时并发有肺炎,病情相当严重,必须采取手术治疗。但由于石子光滑,不易钳牢,假如在手术中滑脱而阻塞另一侧的主支气管,病儿就可能窒息死亡,再加上部分手术器械还未运到,要作这样的手术,困难是不少的。
两国医护人员决心依靠集体的智慧,克服一切困难,抢救病儿。经过反复讨论,终于制定出一个比较完整的治疗方案。按照这个方案,手术前先用抗菌素治疗,以控制肺部炎症,手术时将病儿下肢垫高,头部放低,以防止石子滑落引起窒息。
七天后,肺部炎症基本上被控制住,开始进行手术。两国医务人员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到手术的每一步操作上。主治医生用中国产的支气管镜仔细探察那个滑溜溜的石子,看清了,钳住它;滑脱了,又钳住了。经过艰难的努力,终于把反复滑脱多次的石子取了出来。“取出来了!”一位尼日尔护士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大声喊起来。病儿的父亲紧紧握住两国医务人员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小儿子!”
友情暖心怀
中国医疗队员们在尼日尔工作和生活,就象在自己家里一样,处处感受到尼日尔同行和尼日尔人民关怀、帮助的温暖。刚到尼日尔时,中国医生对非洲特有的一些热带疾病不熟悉。为了帮助中国朋友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尼亚美医院内科医生阿卢纳主动把自己珍藏的《热带病学》等书籍借给他们看,而且经常结合碰到的病例,介绍自己积累多年的治疗经验和体会,医院的实习医生伊特利萨还把他刚刚买到的最新出版的《药理学临床手册》放在门诊室,供中国医生参考。马拉迪医院外科手术助理雷内对热带皮肤病比较熟悉,他主动向中国朋友讲解这种病的发病原因、特征和治疗方法。尼日尔同行的帮助使中国医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医术。
尼日尔人民总是用各种方式表达他们对中国医务人员的真挚感情。在街上,尼日尔朋友看见中国医生就热情地说:“萨卢(豪萨语:你好)!”在去年的尼日尔人民的隆重节日宰羊节前夕,马拉迪医院的人员,从院长到工友,不约而同地都来到中国医疗队驻地,向中国朋友表示良好的节日祝愿。
许多患者病愈后,给医疗队送来各式各样的礼物:农民远道送来的肥大的公鸡,工人送来的崭新的劳动工具,草原牧民送来的精制的马鞭等等。中国医务人员一一婉言谢绝了这些礼物。他们深深铭记着尼日尔人民的真挚友情,这种深情厚谊激励着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尼日尔农业技术人员和在尼日尔工作的中国农业技术人员一起在稻田里选种,相互交流经验。
新华社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