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多瑙河畔友情深 罗马尼亚纪行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09-25
第5版()
专栏:

多瑙河畔友情深
罗马尼亚纪行之一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致以兄弟般的敬意!”
“罗中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岁!”
……
在欢庆“八·二三”罗马尼亚解放三十三周年的光辉节日里,这一幅幅红底白字的标语牌,由载歌载舞的游行队伍高举着,不停地从我们站立的观礼台前走过。一群群举着齐奥塞斯库同志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画像,抬着展示建设成就的模型、图表,挥舞着鲜花、彩绸的人们向我们频频招手致意。此情此景,深深地表达着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崇高情谊。我们《人民日报》代表团是应罗马尼亚《火花报》的邀请,前来参加“八·二三”庆祝活动和进行友好访问的。在三个星期的访问中,我们亲眼看到了罗马尼亚人民在齐奥塞斯库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协力,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们分享了朋友们节日的欢乐,也感受着中罗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革命友谊的温暖。
美 好 的 回 忆
在罗马尼亚访问的日子里,无论是在雄伟的首都,还是在美丽的黑海之滨,人们一遍遍地叙述他们美好的回忆:齐奥塞斯库同志和毛泽东同志一九七一年的亲切会见,加深了两国的了解,发展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两党领导人亲手浇灌的友谊之花朵朵盛开,越开越艳。
在美丽的康斯坦萨海港,我们看到了刚刚劈波斩浪,穿海过洋来到这里的中国货轮“隆林”号和“泰宁”号。港口负责人愉快地告诉我们,罗中两国贸易不断发展,海上运输越来越忙,今年年内将有四十六艘货轮满载两国交流的物资从这里进出。
在罗马尼亚的工业城市——布拉索夫,我们参观了有两万多名职工的拖拉机厂。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工厂。工厂领导同志热情地说,我们对罗中关系的发展十分满意,我们同中国同行的关系非常密切。他说,三十多年前,一个资产阶级老爷曾经断言,如果罗马尼亚人能够自己造出拖拉机,他敢躺在地上让拖拉机开过去。罗马尼亚的工人阶级是有志气的,他们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不但造出了高质量的各种型号拖拉机装备自己的农业,而且还有大批的拖拉机出口到世界的许多国家。拖拉机生产出来了,统治罗马尼亚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也确实被压得粉碎了。我们在这个厂逗留不过一个多小时,但是我们深切地感到了罗马尼亚人民紧张而愉快的劳动和这个英雄民族的无限生机。
在“中 国 之 乡”
从布加勒斯特出发,我们驱车来到了雅洛米察县的“中国之乡”——罗中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那天早晨,主人就象迎接久别的亲人一样,准备了家乡的美酒,鲜甜的水果,拿着束束鲜花欢迎来自中国的客人。社长吉查同志高兴地说:“我们在这里接待了许许多多的中国客人,你们的到来,为罗中友谊写了新的一页。”他回顾说,中国人民非常喜爱、也很熟悉我们这个合作社。自从一九六五年命名为罗中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后,这里的社会主义建设蒸蒸日上,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次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的光荣称号。
友谊结硕果。从一九六五年以来,罗中友好农业生产合作社同北京中罗友好人民公社之间有过多次的相互访问。他们交流种植技术,交换粮食和蔬菜良种,几乎年年都保持这种联系。目前,中国的花生、西红柿、黄瓜、柿子椒在罗马尼亚生长得很好。罗马尼亚的各种作物良种,也通过他们寄到中国。据说,向日葵四百号、四百十五号良种在中国获得了大面积高产。这两个社确实成为名副其实的促进两国农民交流经验、增进友谊的纽带。
临别时,吉查同志依依不舍,连声说:“你们来的时间太短了,时间真是我们的敌人!”他再三叮嘱,请代表团同志回国后,转达他们对中罗友好人民公社社员们的问候,盼望听到他们丰收的喜讯。
亲 如 家 人
一天,我们到蒂米什瓦拉的一家饭店用餐,遇到一对青年的婚礼。饭店的乐队正在为新婚助兴。婚礼的主持人得知我们是《人民日报》代表团时高兴极了,连忙说“你们是毛泽东的报纸!”他热情地邀请代表团的同志参加婚礼,并要求在一起合影留念。人们第一次见面,便亲如家人;虽然互不相识,但毛泽东的名字却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几天后,我们访问了皮特什蒂。这里一家饭店的乐师,五十年代的初期,作为罗马尼亚军乐团的一名成员访问过中国。他一见到我们,就用中国话说:“你们好!”接着便满怀激情地同伙伴们演奏了《东方红》和秧歌舞曲。多么亲切,多么动听!在祖国人民隆重纪念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前夕,在友好的罗马尼亚的国土上,听到了这庄严的《东方红》乐声,我们的心随着乐曲的节拍跳荡,乐曲感人之深难于言表。
“祝 贺 你 们”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的喜讯传到了布加勒斯特,次日一早,《火花报》国际部负责人来到我们住处,拿着当日的报纸高兴地说:“好消息、好消息!这是你们党十一大胜利闭幕的消息。祝贺你们!”
从这天开始,中共十一大便成了谈话的佳题。罗马尼亚通讯社社长昆伯纳舒同志会见我们的头一句话就是:“我是罗马尼亚第一个得到你们喜讯的人,祝贺你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你们的胜利也是罗马尼亚人民的胜利!”罗共中央候补执委、雅西县委第一书记依里耶斯库热情地说:“我看到了你们党十一大的文件很高兴。你们党在华主席领导下战胜了困难,迈出了新的一步,祝贺你们取得这一新的胜利。”一位罗马尼亚朋友还说:“看了华国锋同志的政治报告,就象读了毛主席的报告。”
共 同 的 誓 言
代表团到达布加勒斯特的第二天,就参观了党史博物馆。我们细心地听着主人的讲解,强烈地感受到,罗马尼亚人民是英勇不屈的人民,正象齐奥塞斯库同志说的那样:“在奴役者面前从不屈服,这是罗马尼亚人民的基本特征。”几个世纪来,罗马尼亚人民,几次遭到奥斯曼帝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的奴役和分割,罗马尼亚人民为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付出了多么重大的代价!仅反法西斯战争中就有十七万人英勇牺牲。站在那栩栩如生的雕刻、绘画面前,我们仿佛也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目睹了罗马尼亚人民深重的灾难,听到了他们消灭侵略者的胜利欢呼声,也不由地想到帝国主义列强欺侮中国人民的悲惨情景,以及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英勇斗争。
正因为中罗两国人民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又有着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愿望,所以我们相互了解,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罗马尼亚同志说,国家不分大小,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罗马尼亚人民坚决捍卫民族和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这发自肺腑的话语,正是中罗两国人民的共同誓言。中罗两国人民心连着心。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