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广东的制糖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4-08
第2版()
专栏:

  广东的制糖工业
本报特约记者 王匡

广东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宜种蔗,为全国主要产糖区。全省种蔗面积,约在九十万亩以上。其中:东莞、河源、惠阳、揭阳、潮阳各县共约占五十五万亩,博罗、清远、花县、合浦、钦县共占六万余亩,徐闻、海康、遂溪三县约十二万余亩,乳源、曲江、廉江、澄海、兴宁、罗定各县合占二十余万亩,海南岛共八万余亩。以每亩产六○担(最高产额为百余担)计算,年可产二百七十万吨甘蔗,每年可产二十万吨蔗糖。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即顺德、中山、番禺、南海、东莞等县,种蔗面积一般都在十万亩以上,年产甘蔗十万余吨。有些县份如顺德县,全县面积六八六、二三○亩,蔗地占了二三○、○○○亩(其他稻田二○○、○○○亩,桑基一五○、○○○亩,鱼塘一○○、六二二亩),合全部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三,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据估计,在三角洲,有几十万的农民和成万的制糖工人,靠蔗糖生活。因此,糖业问题不但是个经济问题,而且还是个农村社会问题。

在过去,广东的糖业,存在着几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个是生产力太弱。抗战前广东的新式机制糖厂有市头、顺德、惠阳、揭阳、东莞、新造六所。压榨能力有五千五百吨,产糖率按百分之八至十计,每年制糖四个月,则年产五九、四○○吨糖。如以全省年产二百七十万吨甘蔗计算,供机器制糖用的还不到全产量的四分之一。而且以上各厂的压榨能力,实际上较估计低得多,如一九三五年产糖为二一、○○○吨,一九三六年为一一、八○○吨,一九四三年为八、四○○吨,距五九、四○○吨的数字相差甚远。到日寇侵陷时期,一部分机器被日寇拆走或炸坏,剩下东莞、顺德二厂,年仅产糖五十万担。日寇投降后,东莞厂被官僚资本把持,顺德厂归“广东实业公司”所有,年产糖平均只在六千吨上下,这更是微少得可怜了。故甘蔗产量的绝大部分,都由土制糖去制造,这样就造成大批的甘蔗的浪费与产量的减缩,加之土制糖厂不断的倒闭,很多的甘蔗依然找不到出路。
第二、是蔗农受剥削太重,致使原料来源逐渐衰竭。蔗农首先受到大制糖厂厂方的剥削。大厂多为大官僚和土霸王(如余汉谋、李扬敬)所把持,他们规定贱价强迫购入蔗农的产品,而且划定范围,限期出售。但同时又因厂方所需蔗量所限,因而又采取分配户额的办法,配到户额的,才能把蔗售出,配不到户额的便无法售出。于是,营私舞弊,层出不穷,大部户额都给空头蔗商买去,再由他们卖配给蔗户,中间又经过了一层剥削。此外,蔗农还要受到“大天二”(土匪)的剥削,这些土匪控制了大小河流的运输船只,不经过他,甘蔗一根也不让运走。
在这种重重剥削的情形下,无论向蔗农预约买蔗,或蔗农贷款等一切措施,都必须经过数次转折,结果都成了剥削行为。
蔗农在困苦不堪的被剥削的生活中,对甘蔗的栽培便不下工夫(不施肥、驱虫),产品的质量也就一年年的低落下去。含糖成分也大为减少(由百分之十三——十四,减低至十——十二之间),使糖厂合乎标准的原料,无法供应(特别是机制糖厂,一定时期一定数量和质地优良的甘蔗供应极感缺少)。有的蔗农甚至让甘蔗长在田里不去砍它,有的砍下来丢到鱼塘里去,有的晒干了拿来当柴烧,而且这个数目字,每年还不小。据估计,直到今年,单三角洲就有十七万吨左右。
第三是糖的销路问题无法解决。广东虽然是糖的重要市场,但在外糖的倾销下,常常卖不出去,洋糖的成本低,质量又好,不但很多土制糖厂难与抗衡,即新式机制糖厂也抵挡不住。其他各地,由于战争关系,南北交通阻断,即能疏达,洋糖也会到达那里,因此大批产品没有出路,致使很多糖厂停工。
这是过去广东糖业的一幅凋零图画。

解放后的广东制糖业,有些重大问题,已获初步解决。
如实行蔗农交蔗,取消了过去的空头蔗户,由蔗农自己组织农会,经过农会的关系去分配户额,基本上消除空头蔗商与“大天二”的剥削,蔗农的情绪也大大的提高了。过去蔗农交百担蔗给蔗商,只能换到四担二十斤米,现在直接交给厂方,可换到八担四十斤米了,收入增加了一倍。这样既保证了蔗农的利益,同时又保证了糖厂原料的供应。
在机制糖厂方面,东莞,顺德两厂由人民政府接管后,迅速开工(市头厂正修建中)。由于工人的生产情绪高涨,生产力大为提高,如东莞厂的榨蔗量,每日可达一千一百吨的最高纪录,比往年同一时期的五百五十至八百吨之间,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含糖量也较往年的同一时期的每担取糖六·三二斤,增至六·八五斤,以平均每日榨九百吨计算,每日可多得四千六百六十多斤糖。从顺德厂一月份的生产数字比较上看,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五六·九五;去年一月制成砂糖一九、○○四包,今年一月产三○、○三二包,增加了百分之五八·○三。现该厂的榨蔗量,且由每天一千一百吨直升至一、三二五吨。打破了建厂十五年来的榨蔗最高纪录。今年东、顺两厂拟生产二万吨砂糖(相当于抗战前五个厂的实际产量的总和)。如果原料来源不受阻滞的话,当可完成此项任务。
至于产品的销路问题,已由人民政府有计划的进行贸易管制,加之粤汉、粤沪、粤桂等铁路的通车,已基本得到解决。
自然,总的说来,这只是初步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目前广东的制糖业依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珠江三角洲的糖业来说,即有以下几个问题急待解决:
一、原料质量太差,得糖量少,成本太贵,合乎标准的原料不够供给。由于解放前农民对蔗地无力上肥,不种“新头”,不去锄草上工,任其自生自长,又加上今年“西水”淹了一次,今年的蔗量比去年大为减少,同时在品质上也大为降低。据专家的估计,今年顺德县的产量,平均只在四千至五千斤之间,每担蔗只出糖六·九斤(去年到七斤以上)。
二、生产力依然是个大问题。今年产量虽然少了,但最低的估计约等于去年的六成。解放后的压榨力(公营糖厂)虽然大大的提高了,但工厂减少,机器损坏,因此生产力仍然是个问题。还以顺德为例,该县今年可产甘蔗九百万到一千万市担,但全县土榨糖厂约五十间,公营的有顺德及东莞厂(东莞厂虽然在东莞,但原料差不多完全由顺德来),两厂约能榨去四百五十二万市担之谱,其他五百五十万担则需由土榨负担。但五十家土榨厂中,实际开工的只有十分之八(有一部分因过去亏本,今年不能开工),而其中有些厂则开后又停了工,估计充其量也只能压榨二百五十万市担,连同公营糖厂合起来,共为七百万市担,还有二百万到三百万担的蔗尚无出路。
此外,有很多农会仍为土匪恶霸所把持,蔗农还有相当大的顾虑等。
要解决上述各项问题,则须:一、肃清土匪恶霸,解决土地问题,彻底解除蔗农的剥削,保证蔗农的利益同时也就是保证原料的供给。二、恢复原有的机制糖厂,扶助百吨以下的大小糖厂,帮助他们开工。三、从速发放农贷,这是目前救济蔗农和保证明年蔗源的一项紧急措施。四、提高制糖技术,减低成本,调剂销路。
三月寄于广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