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6阅读
  • 0回复

二十一天三千亩 —记渤海军区骑兵团生产部队开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4-08
第6版()
专栏:

  二十一天三千亩
—记渤海军区骑兵团生产部队开荒
许林
一、“不过年了!”
旧历十二月二十日的清晨,渤海军区骑兵团的生产部队,出发到东洼去了。
战士们的心里都象上战场般的紧张,都下着决心:“响应毛主席号召,执行挑战时的诺言、在生产战线上立功!”出发前政委的动员也盘旋在脑子里:“严守纪律、团结互助、爱护农具、吃苦耐心、完成任务!”
到达驻地的第二天,紧张繁忙的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种子、给养、农具、马草、料……。
另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打通从驻地到生产目的地——小沙的道路。从驻地到小沙直走只有四十里的路程,但这中间是一个从没有人迹通过的荒洼,假若转路西上,就需要一百二十里,那么种子、农具、给养的运输就是一个不好解决的严重问题,但决心和毅力征服了一切,我们以三天的工夫,带上指南针,探险家似的开辟了东去的第一条安全的捷径。
旧年底,天气突然暖和起来,淤地要抢种,到冰消雪尽时,地里就成了一片人马不能踏入的薄泥了。战士们提出要求:“不过年,生产要紧!马上出发到地里去!”
二、紧张的八天
到达目的地的第三天,冰化了,耩地开始了。
按着事前科学的组织,每班分成三个互助组,每组一张耧,二十来张耧一排排、一列列的来回忙碌着。
地里最上层是寸来厚的胶泥,底下是冰层,再底下又是深深的泥浆,一个不小心掉到冰缝里,就踩到膝盖。一双很好的鞋子在地里走上几遭就穿不住了,袜子更不管用,许多战士就干脆光着脚挽起裤腿,耩的起劲。
“席政委来了!”战士们老远就招呼开了。席政委满脸风尘,到地里就一把拉着王安臣同志的马说:“我来!”王安臣同志死死地拉着不放:“政委,政委你才来休息会再干,我来,我……”是的,席政委太累了,十来天了他没一霎住脚,在后方组织检查了一切物质筹备,又去组织检查运输,听说地上开了耩,他又急忙跑下来。终于,席政委夺过马来耩开了,掉了棉鞋光穿着袜子。人们勉强把他换下来,他又跑到另一组去替三连的战士。
孙凤臣指导员来了,他是供给和生活指挥者,刚刚卸完了今天运来的八大车东西,打发运输的同志们吃了饭,他抢着来下地。
当黄昏夜雾沉沉的时候,战士们就高举起火把,这是恐怕在地里的同志们迷了路,放的连络信号。
入夜,班务会开始了。他们首先检讨一天生产中的优缺点和经验,接着就是报功、记功和广播。
自由活动时,战士们说:“看咱吃的、住的实在是不好受,但一想到生产是毛主席的号召,是黄连也尝不出苦来!”“想到建设咱们的国家,一切劳累都不怕,劲头就来了!”
三、突击——最后胜利
是旧历正月初九,天已经暖和了,在前几天刚刚耩过的地里已有汪汪的水,就连战士们的院子里,也成了软软的泥水了,再过几天,这里就根本不能住人了。于是,不得不决定最后“突击”。
早七点,十九张耩就分头出发了,一夜寒风又把地皮上冻了一层薄冰,下面已是软软的稀泥,人一跺没到膝盖,泥水溅到当腰,马都费力的拔着四只蹄子。那一层薄冰一经耩腿掀起后,在狂风里刷刷的乱飞,打在脚上刺刺发疼。
这天,大家都尽了一切的努力,完成了最后一天的艰巨任务,到十点钟,就耩了三百多亩,孙凤臣同志的一张耧光种子耩了六布袋。
他们一行八十一人,在完成了最后的任务后,离开了自己建造的营房,八天中,他们牺牲了假日,吃尽了辛苦,没有一个病号,没有一个落伍,完成了种地三千三百亩的光荣任务。这时大家的心都开了花,他们相信群众的古谚和自己的经验:“要想有,跟着黄河走!”“黄河淤是麦子囤”。他们清楚:在十几天之后,水就下去,种子要发芽。三个月后,他们还要回来,那时候将是怎样的情景?——绿油油的豌豆,金黄的大麦,这里是渤海的南泥湾。
(转载《渤海日报》)(附图片)
席政委和同志们争着干活
战士们突击耧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