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一个拚命干革命的老战士——记六安军分区原副司令员、离职休养干部王玉成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0-12
第4版()
专栏:

一个拚命干革命的老战士
——记六安军分区原副司令员、离职休养干部王玉成同志
安徽省六安军分区原副司令员王玉成同志,是一九三八年入伍的老同志,在战火中锻炼成长为我军的一名指挥员。无论在什么战斗岗位上,他都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那种拚命精神。一九六九年底,党组织根据王玉成同志患严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症,决定让他离职休养。离休后怎么办?王玉成想,一个共产党员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自己心脏还在跳,四肢还能动,就要多多少少为革命做点事,不能带兵,还能当个普通一兵;不当官了,还能为民。他坚定地说:“只要还能动,就要为革命做工作。”
他决定到过去蹲过点的生产队——六安县城东公社望城岗大队的墩子洼生产队去,以一个革命战士、普通党员的身分同贫下中农一起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为改变这个队的落后面貌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墩子洼生产队为什么集体生产上不去,处于后进状态?王玉成和社员们边干活边了解情况;休息时,他走门串户,逐家逐户地向社员、干部作调查,有时到深更半夜才回家。他弄清了症结所在: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没有肃清,不甘心失败的阶级敌人在暗地里搞破坏,煽动一些人弃农经商。队里一个坏分子表面上装老实,背地里却以说笑话、讲故事为名,腐蚀群众,散布什么“吃饭靠集体,花钱靠自己”,“种田不经商,姑娘出嫁没有花衣裳”等谬论。王玉成把调查的情况向队干部作了汇报,建议发动群众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可是,有个别认识模糊的人却说:“讲讲故事有什么不可以。”王玉成认识到,“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阶级斗争不能放松,社会主义教育要抓紧。李其山是个给地主扛过二十多年活的老贫农,解放后翻了身,成了家,土改时期当了村长,后来因为身体不好,年纪大了就为队里放牛。有一阵子,他看到有些人干私活,赚现钱,心也动了,便一边放牛一边割草卖,喂牛也不精心了。王玉成找他谈心,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一起忆苦思甜,帮助李其山提高了阶级觉悟。从此,老李一心为集体喂好牛,被群众誉为“人老心红的饲养员”。每年春节,王玉成都组织社员群众开忆苦思甜会,回忆血泪斑斑的家史,控诉吃人的旧社会,让广大社员从亲身体会中认清“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道理。
这个队过去经常遭旱灾,有些干部和群众一直埋怨天不帮忙,地不长劲。王玉成和干部、群众一起批判“天命论”,树立人定胜天的思想。一次,天下着倾盆大雨,他匆匆忙忙穿上雨衣,拄着棍子,来到生产队长家。队长望着全身湿淋淋的王玉成,激动地说:“大雨天你来干什么”?王玉成说:“走,上山看看水去。”他俩冒着倾盆大雨,一陷一滑地爬坡越岭,一个山丘一个山丘地勘察。滚滚的山水顺着山冲窜到田里,又翻过田埂直泻而去。他们望着水的流向,研究了“两山夹一洼,中间打个坝”的修建水库的方案。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王玉成和社员群众在严寒的冬天,打响了兴修水库的战斗。大干一个冬春,修成了生产队第一个水库。后来,他们又大干了三个冬春,挖了近五万立方土石,修成了四个小水库,蓄水量共四万五千多立方米。全队四百多亩土地实现了自流灌溉,“望天收”的丘陵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
墩子洼生产队有的地在山坡岭梁上,地块小,土质薄,水土流失严重,群众说,这些田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王玉成带领大家学大寨,打响了平整土地的战斗,搬走了三十七个大土堆,削平了两座岗头,将二十六亩坡田改成了大寨田,把高高凹凹的“三跑田”变成了平平整整的“三保田”。
坚定不移学大寨,大干汗水结硕果。一九七一年墩子洼生产队粮食亩产达到九百一十六斤。集体经济大发展,队里添置了拖拉机、碾米机、粉碎机、柴油机,公共积累达五万五千四百多元。看到生产队的变化,人们都说这是和王玉成同志的帮助分不开的。干部群众一致提议,将墩子洼生产队改名为军民生产队。
战争年代拿下一个碉堡又要攻打另一个碉堡。一九七二年军民生产队甩掉落后帽子后,有些人劝王玉成:“老同志啊,你该歇歇啦!”可是王玉成已选好了新的“碉堡”——李大庄生产队,笑着对人们说着那句口头禅:“这口气没有断,就要干到底!”
李大庄生产队是当时全公社最后进的一个队,后进的原因跟墩子洼生产队差不多。
王玉成一到生产队就帮助队委整风,发动群众揭矛盾,首先把路线搞端正,把人心收回来。这个队离王玉成家比较远,还要爬十多个坡。他骑着自行车去,常常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他打算买一辆机动自行车。这个消息被干休所医生知道了,立即跑到他家里劝止:“你这种病骑自行车已经就够呛了,咋能骑机动自行车?”王玉成风趣地说:“没关系,大不了进火葬场吧!”在场的一位老战友感慨地说:“老王认定了的事,你就是用九条牛也拉不回头的,这是他在战斗中养成的作风。”
前年春天,王玉成在生产队忙碌了一天,晚上回来病倒了。同志们都劝他住院,他说:“当前正值春耕大忙季节,别说住院,就是在家躺一天也躺不住啊!”退烧第二天下午,他就到生产队去了。由于过度疲劳,王玉成的病又犯了,同时又得了钩虫病,引起了严重的贫血。干休所把王玉成送到合肥的部队医院,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治疗。王玉成惦记着生产队的双季稻良种还没有解决,再三向医生恳求:“我的病迟一个星期治疗不要紧,季节可不等人啊!”医生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只好同意他回家休息治疗。过了几天,王玉成的病加重了,全血素严重减少,白血球、血小板,都比正常人的标准低很多。王玉成躺在椅子上,苍白的脸上挂着豆大的汗珠,还和来看望他的社员谈论生产队的情况。干部、社员泪水扑簌簌直掉:“老司令啊,你是为革命、为我们贫下中农累成这样的呀!”
经过几年的苦干,李大庄生产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更加热爱集体生产,认真坚持学大寨,粮食亩产由原来的三、四百斤,增加到八百多斤,超了《纲要》,彻底改变了原来吃回销粮的面貌,三年向国家交售粮食八万六千二百多斤。去年十月,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王玉成和贫下中农热烈欢呼,他们大干社会主义劲头更大了。
前几年,李大庄队对集体养猪重视不够,有的人认为,集体养猪不好,养猪造肥不如买肥。在王玉成建议下,生产队自力更生盖起了新猪场,从此,王玉成经常不声不响地到猪圈撮猪屎舀猪尿,泥一脚屎一脚地在猪圈里打扫。今年初,一头母猪刚生下一窝小猪,六天就得急病死了,剩下的六头小猪,由王玉成和饲养员共同精心饲养。今年三月,王玉成的儿子王讯高中毕业了,他就让王讯落户到这个队当饲养员,并要他学习兽医知识。从此,父子俩在生产队安了新家。白天,儿子喂猪,王玉成和社员们一起忙生产,晚上,父子俩在一盏马灯下看书学习,捧读《毛泽东选集》第五卷。马灯的光亮告诉了人们,这位老战士在离职休养后,能自觉地和贫下中农心贴心战斗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里,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只要你还能工作就多多少少应当工作。而工作的时候就要有一股革命热情,就要有一种拚命精神。”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