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山东土壤肥料研究所与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结合进行科学实验 综合治理盐碱地获可喜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0-24
第3版()
专栏:

山东土壤肥料研究所与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结合进行科学实验
综合治理盐碱地获可喜成果
据新华社济南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三日电 山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在当地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与农、林、水利等部门密切协作,在鲁北几个不同类型的盐碱区,开展综合治理盐碱地实验,取得可喜成果,为大面积改良盐碱地提供了初步经验。
山东省的盐碱地绝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北部,多年来由于旱、涝、碱的危害,造成这些地方农业生产长期低而不稳。因此,改造盐碱地对发展山东西部北部的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实行专业研究和群众性的科研相结合,在对不同盐碱地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禹城县南北庄、陵县西部大洼和平原县三唐等三个改碱实验区。几年来,根据这几个改碱实验区的地形、水源和地下水质等条件,采取了不同的排涝改碱综合措施。禹城南北庄实验区是河间浅平洼地,地下淡水资源丰富,即采取以井灌井排为主综合治理的办法;陵县西部实验区属于锅底形封闭洼地,排水困难,则以深沟、机械提排提灌为主综合改良涝洼盐碱地;平原县三唐实验区则试验抽咸补淡和微度咸水灌溉,都取得了一定效果。这几个实验区在大搞排灌改碱的同时,还根据盐碱地存在的“春旱夏涝,旱季积盐,涝碱相随,地薄生碱”等旱涝碱瘦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特点,实行农、林、水结合,种植绿肥、平整土地、植树造林和种植改革等综合治理的措施,对改造盐碱地收到明显的效果。禹城南北庄改碱实验区,包括四个公社、一百二十个大队,有近十四万亩耕地,原来这里是“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秋天不收粮”的洼碱窝,好年景粮食平均亩产不过一百来斤。经过这几年的综合治理,现在已基本改造成“地成方,林成行,能排能灌的新粮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