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打开热带植物宝库——老植物学家蔡希陶和他的战友艰苦创业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1-11
第4版()
专栏:

打开热带植物宝库——老植物学家蔡希陶和他的战友艰苦创业记
老植物学家蔡希陶和他的战友们在美丽的西双版纳安家落户,艰苦创业,终于打开了这座富饶的热带植物宝库。
在大跃进的年代,共产党员蔡希陶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创办新型植物园,去开拓热带植物资源应用研究的新领域。他带着一批年轻人,离开大城市的研究所,来到了西双版纳小勐仑三面环水的葫芦岛上。
那时,他们面前是黑压压的原始密林,阳光透不进,飞鸟穿不过;遍地是毒蛇,野兽不避人。白天,蔡希陶他们挥起傣家人支援的长?刀,伐木砍草,拓荒开苗圃;晚上,趁月色,燃篝火,制土砖,盖草房。他们饮江水,背粮食,种菜、养猪,自力更生创造开展科学研究的条件。在这艰苦扎根的日子里,有人叫苦、有人动摇了。蔡希陶回想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幸福情景,浑身是力量。他鼓励战友们要披荆斩棘创新路。蔡希陶和他的战友们仅用五年时间,就建成了热带植物园。他们辟地一千多亩,引种来自我国热区和亚非拉的珍贵植物一千多种。
竹篱茅舍刚安家,苏修撕毁了“兄弟合作”的幌子,接着刘少奇大刮“下马”风。蔡希陶他们顶住了妖风。大家说,国家暂时困难,工业要原料,人民要战胜困难,这就是我们的计划,就是我们的科研题目。很快,他们就拿出了第一批科研成果。他们研究芭蕉代粮,推广荒地种植芭蕉,平均亩产蕉果八千斤,提取淀粉一千六百斤,足够五口之家一年的口粮。蔡希陶他们认真学习《矛盾论》、《实践论》,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研究油瓜攀援枝的无根变有根的转化。经过多次试验,攀援枝栽插终于成功了,“油料大王——油瓜”在南方六省、自治区推广开来。航空、航海工业需要的轻木、蕉麻也引种成功了。当我国大打石油翻身仗的时候,他们为采油工业引种成功了胍胶豆——油井水基压裂试验的重要原料。用它配制的水基压裂液,在胜利油田进行压裂试验,使一口报废的老油井恢复了青春,另一个低产油井增产五成以上。
然而,硕果累累的植物园,却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污蔑为“黑典型”,埋头苦干的蔡希陶被扣上“白专”的帽子,“靠边站”了。当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正在寻找“南药”中居首位的血竭。大家奔走万里,采得许多植物,就是分析不出血竭的成份。蔡希陶想,不干社会主义,难道做寄生虫!他要求参加研究“南药”的战斗。有人说:你还没有恢复工作。蔡希陶坚定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他和科研人员查看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翻阅国外有关资料。蔡希陶不相信中国不产血竭。他说血竭是龙血树分泌的一种树脂,只要找到龙血树,就找到了血竭。他带着大伙,来到几百里外一个山岩下,在昔日留下他足迹的地方,在古木丛莽之中,他们发现的不是一棵,而是一大片龙血树。他们寻幼苗,采标本,搬回两百多株苗木和三棵大树,采得几十斤树脂。经过化验,果然是上等血竭。
十多年来,蔡希陶和他的战友坚持科研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植物园已扩大到两千多亩,成为开展大规模的植物资源学的应用研究基地。他们把原来仅限于观察描述热带森林景观的“植物群落学”,提高、发展成为一门新科学——“人工多层植物群落学”,获得了一百二十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二十多项填补了国家空白。他们为我国有色金属选矿、化学和印染工业找到了一批植物原料,为农业、轻工业引种驯化了几十种珍贵的木本油料、粮食、饮料、香料和水果植物。
英明领袖华主席发出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伟大号召,六十七岁的蔡希陶干劲倍增。前不久,他不顾身体多病,同科研人员一起到滇西进行植物考察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他们在怒江两岸找到了一种生长速度可与团花比美、材质胜过团花的树种——“顶果木”。这种速生优良树的种子,已经播种在西双版纳富饶的土地上。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