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升学或留在农村都是党的需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1-16
第3版()
专栏:

升学或留在农村都是党的需要
福建省福清县镜洋公社知识青年 蔡友炎 蔡友英
在华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排除了“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执行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我们知识青年衷心拥护!
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也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迫切需要迅速培养和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我们每一个知识青年有义务、也有责任站出来,接受祖国的挑选,争取上大学去深造,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但是,大学招生的名额毕竟有限,大部分知识青年还是需要继续留在原工作岗位或上山下乡。所以,我们革命青年都应该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我们是近两三年高中毕业的知识青年,谈论起招生工作,心情格外激动。贫下中农也热情鼓励我们认真做好准备,迎接党对我们的选拔。但是,也有的人阴阳怪气地说:“穿皮鞋,还是穿草鞋;吃闲饭,还是捋锄把,这次就要见分晓了!”好象上不了大学,继续留在农村,就是没出息,就矮人三分、低人一等似的。这话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我们爷爷在旧社会如牛似马地劳动,家里穷得有上顿没下顿,几个孩子连肚子都填不饱,谁进过学校的门?解放后,不愁吃,不愁穿,我们三兄弟都读到了高中毕业。抚今思昔,我们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对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艰苦,是倍有感受的。今天,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在华主席的领导下,为建设大寨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辈子“捋锄把”,为啥干不得?再苦再累我们心里也是甜的。
再说,农村要实现机械化、现代化,也十分需要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老一辈农民大多数不识字,搞科学种田,用农业机械,都有不少困难。就我们家乡来说,解放以来变化很大,很早就拉起了电灯,使用了电动机,可是生产队里却没有熟悉用电的人,短路、触电等电路故障常常有,队里电动机的线圈烧焦过好几次。友炎前年高中毕业回乡后,急贫下中农之所需,买了几本介绍用电的小册子,并认真温习课本上的电学知识,学用结合,很快熟悉了这门技术,队里架条线路,安个电表,临时添个电灯,装个开关,再也用不着去请人了。一次,队里电动机正带动脱谷机脱谷,友炎听到机器声音异常,立即引起警觉,经检查发现三相线路有一条线路保险丝烧了,电动机缺相运转,事故一触即发,幸亏及时发现,避免了电动机的线圈又一次烧焦的危险。老队长赶到现场,拉着友炎的手,激动得半晌才说出一句话来:“多亏……多亏你来得及时啊”。友英今年高中毕业了,学习成绩优秀,回乡的第三天,大队让他到合作医疗站学医并兼出纳。他管帐五个多月来,没出过一分差错。贫下中农夸奖说:“有文化就是顶用!”看看农村对知识青年的需要,我们深切地感到:只要是党的需要,干啥都行!革命有分工,行行都光荣。谁说在农村没出息?当农民就下贱?没有农民种粮食,大家就只能喝西北风填肚皮!
谈到这里,是不是说我们没有必要去报名上大学了?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祖国迫切需要科技人才,如果我们适合上大学,我们一定为革命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为祖国多做贡献。过去,“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制造混乱,好象谁想上大学,谁就是想脱离工农;谁钻研业务,谁就是走“白专道路”。他们混淆黑白,颠倒是非,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我们必须把它彻底澄清。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说:争取上大学,去学习更多的科学技术,同样是革命的需要,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我们每个知识青年对报考大学应当有正确的态度,不管是升学还是继续留在农村都是党的需要,都是光荣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象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我们不能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一定要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不管今后是升学还是留在农村,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实现毛主席的遗愿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