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老来青——记农民科学家陈永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1-17
第2版()
专栏:

老来青
——记农民科学家陈永康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永康,六月底从湖南参观学习回来后,一下飞机就兴冲冲地赶回自己的试验田里去了。
在湖南的日子里,他跑了很多地方,学到许多新鲜经验,眼界大开。特别是桃源县劳动模范李光庆的一句话:“为饱肚子种田,亩产五、六百斤就够了,为革命种田,亩产三千斤也不够”,更使他感受深切。他想,这话说得多么好啊,为革命搞科学研究,应该走在生产前面,现在不想三千、干三千,掌握亩产三千斤的规律,就不会有将来大面积的三千斤啊!
这是陈永康和李光庆的第二次见面。一九七四年,李光庆创造了“年满七十、粮过三千”的新水平后,陈永康渴望着和这位为革命作出贡献的老模范见见面。一九七五年九月,根据江苏省委的指示,陈永康带领全省三十多位高产单位的代表到湖南去学习,第一次见到了李光庆。
两位老模范促膝倾谈,相见恨晚。陈永康种了几十年田,每亩最高产量二千四百多斤,李光庆超过了三千,这使陈永康十分佩服。他虚心向李光庆请教,老老实实向李光庆学习。回到江苏后,他们立即行动起来,在几十个点上搞了三熟三千斤的试验。湖南的经验在江苏开了花,结了果。去年,全省有八个单位九块试验田亩产过了三千。
这次从湖南回来,陈永康检查了自己的试验田之后,便带领着一批年轻的学员和全省高产点上的代表,到苏南几个县的试验点上进行田间考察去了。江南三伏,骄阳似火。白天,他头顶烈日,从这个县赶到那个县,辛勤地奔波在田间,中午从不休息,不是向基层干部或农技员作报告,就是给在农村实习的大学生讲课;晚上,又坐上火车或汽车接着赶路,一天活动十多个小时到二十个小时。同志们看他上了年纪,劝他注意休息。陈永康说,“季节不等人,我们江苏和湖南开展革命竞赛,一分一秒都要抓紧,不然,怎么学湖南赶湖南啊!”从他那旺盛的精力上,谁也看不出他已是年过七十的人了。
陈永康在年轻的时候,对选种留种就很有兴趣。每当稻子抽穗结实时,他看到籽粒多、籽粒饱的好穗头,便在旁边做个记号,成熟时分别单收单藏,开年单播单种。他就用这种“一穗传”的方法,经过十多年的选优去劣培育出了一个高产良种。因为这个品种到成熟时,稻秆还是青绿色,陈永康就给它取名叫做“老来青”。
一九五一年,陈永康在家乡松江县被评为选种模范。这一年,由于他创造了单季晚稻亩产一千四百三十三斤的丰产纪录,又获得全国水稻丰产模范的光荣称号。从此,“老来青”和陈永康的名字便闻名于大江南北了。
为了更好地把劳动模范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让更多的人掌握,江苏省委在一九五八年特地把陈永康从农村调进了科研单位。当时年纪已过五十的陈永康,和专家们一道种试验田,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科学理论象钥匙,开脑筋,开心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陈永康,一旦掌握了科学知识,他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再局限于表面现象而能看到它的本质了。比如,过去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单季晚稻要增产,必须保证叶面经过“三黄三黑”时,是只知道“老来青”这个品种的稻叶颜色,在一定时期要变深,在一定时期要落黄,但黄黑变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不清楚。现在,他可以告诉你,稻叶黄黑变化是水稻生理变化的反映,是养分的转化过程。叶色发黑表示氮素增加,可以促进生长。叶色退黄,是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促进秆硬粒饱。揭开了
“三黄三黑”的奥秘后,陈永康对这个问题又进一步进行了研究,并把这个晚稻的增产经验运用到中稻、早稻以及其他作物上去。
陈永康的水稻栽培经验,在专家们的帮助下,逐步上升为先进的科学理论。陈永康也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农业科学家。一九六四年,他登上了国际科学讲坛,在有四十四个国家参加的北京科学讨论会上,宣读了关于“三黄三黑”的论文,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陈永康人老心不老,始终保持着为革命钻研科学技术的可贵的热情,人们都亲切地用“老来青”来称呼这位老而愈健的农民科学家。最近,陈永康在参加了党的十一大以后,无限深情地说:“万恶的‘四人帮’,过去不让我们搞生产,搞科研。现在好了,有英明领袖华主席给我们撑腰,我们可以放心放手地干了。别看我年过七十,在农业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还要把自己的力气全部使出来。”
新华社记者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