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三改规划 治好农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1-17
第4版()
专栏:

三改规划 治好农田
编者按:陕西省长武县从一九七○年开始,先后三次修改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收到很大成果。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工作,要想得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从实际出发,主观不符合客观,即使决心很大,干劲很足,也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完全失败。从实际出发的前提是情况明。领导订计划、做决定的时候,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恭恭敬敬地拜群众为师,才能掌握客观的真实的情况,作出好的计划和决定。这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长武县三改规划提出的一个启示。
陕西省长武县十几年来坚持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长期艰苦摸索,历经几起几落。人们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逐步认识了当地的自然规律,掌握了改造自然的主动权。
长武县位于陕甘交界、泾河上游的黄土高原上。这里与陇东高原相接,本是塬田辽阔、土层深厚的好地方。由于历史上水土流失,辽阔平坦的塬田被冲成黄土沟壑。全县耕地既少,而且塬田少,坡地多,成了贫瘠低产而多灾的地方。
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后,长武县开始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全县干部干劲十足,决心象大寨那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尽快改变低产贫困面貌。当时,他们提出的农田基本建设主攻方向是抓水。全县组织起上万的劳动力,兴修了一些提水工程,想把黄土深沟里的河水引到塬上来浇灌塬田。他们从一九七○年冬开始大干了一冬春,结果由于沟深水小,而且需水季节沟里水就干了,更加上一九七一年这里又遇到了大旱,新修的一些提水工程费力不小,作用不大,粮食仍然减产。
第一次不成功,主要原因是没有从实际出发。在教训面前,县委领导成员迈开双腿下乡调查。调查中,他们发现,就在这大旱之年,全县仍然有七、八个大队获得丰收。原因是这些大队经过修地改土,水土流失减轻,而且活土层厚,保水力强,因而能够抗旱。经过调查,县委才弄明白,为什么提出“首先抓水”的规划后,群众干一阵子情绪就低落了。
一九七一年,长武县委实行开门整风,发动群众对县委提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县委又对全县大地进行勘察,重订规划。勘察中他们深刻认识到长武县塬高沟深,水源距塬面高差一般在二百五十米以上。在这种条件下,要靠打井灌田不仅花钱花工多,而且见效慢;要引水上塬呢,境内最大的泾河遇到干旱也要断流。实践证明,要抗旱主要应靠整地改土,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农田的蓄水保水能力。他们算了一笔账,如果全县耕地的水土不流失,就相当于建设蓄水一百万立方的水库十二座和增施一千五百吨化肥。
算了账,农田基本建设的新规划订出来了。新规划是以“改土治水”为中心,主攻方向改为“土、肥、水、林”。
从一九七一年起,长武县根据新规划大搞整地改土。大家认为全县坡地最多,而且坡地水土流失最严重,首先应该治坡地。于是治坡地,修梯田,大干起来。这样搞了两年多,成效仍然不大。原因是人在坡上修,水从塬上流。人们对新规划又怀疑起来。中共长武县委只得再一次下乡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他们注意访问老农,向群众学习。这样才又认识到,搞水土保持,必须从上到下,从塬到坡。于是,他们再次修改规划,仍以改土治水为中心,三年治好塬和滩,五年治好沟和坡,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这个规划比较符合实际,而且坚持先易后难,容易见效,这就大大鼓舞了社员群众大干的积极性。群众发动起来了,办法也多了,他们越干越会干,越干劲越大。县委在工作中也注意鼓实劲,不鼓虚劲,不鼓蛮劲。他们精心组织,精心指挥,讲求实效。这样,长武县的农田基本建设才开始走上轨道。一九七三年以来,他们根据农事季节,每年夏季、冬季分别搞两次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每年春耕播种完成以后搞一次治沟的会战,春秋各抓一次突击造林。修小型水利工程穿插进行。为了把工作作得更细更好,在每次大会战之前,他们都组织起有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贫下中农代表参加的三结合小组,对要治理的每一条沟、每一道梁、每一面坡、每一架山进行勘测,制订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和治理方法,力求做到治一片成一片,当年修地,当年受益。这样干的结果,长武县“三年治好塬和滩”的规划,到一九七六年底已经基本实现。全县三万多亩滩地、十六万五千多亩塬地,经过平整,初步实现了保土保水,高产稳产。在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长武县又重新修订了“五年治好沟和坡”的规划。今年,三秋工作一结束,农田基本建设就迅速上马。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