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壮志凌云——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2-17
第2版()
专栏:

壮志凌云
——访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
初冬的一天,阳光灿烂。在北京友谊宾馆的学术报告厅里,鬓发斑白的华罗庚教授正在作应用数学研究的学术报告。他今年六十七岁了,依然精神矍铄,容光焕发。他的学术报告,吸引着满厅的听众;他攀登数学理论研究高峰的事迹,令人感动和敬佩。
华罗庚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代数、函数论等学科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早在一九四一年,他就写出了名著《堆垒素数论》。他为德国出版的百科全书写了解析数论。他花了四年的时间,为研究数论的同学,写了一本长达六十万言的《数论导引》。他的著名学术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数函数论》,由于应用了前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在数学领域内做了开拓性的工作,曾于一九五七年一月荣获我国科学一等奖。他和他的学生陈景润、王元等在“数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评价。他和王元应用代数数论的工具,提出了数值积分的一个新的计算方法,国外称为华—王方法,并称赞为精美的代数数论方法,认为“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他在长期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工作中,始终坚持数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又对“优选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写出了《优选学》一书,同时,还进行了物理模型中的数学方法的研究。最近,华罗庚同志和他的学生在代数数论的研究方面,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国外数学学报上曾这样地称道:“华罗庚教授的研究著作范围之广,足以使他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近十多年来,他还从事于把数学理论和方法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去的工作,正象他自己所说:“由于毛泽东思想照进了我思想深处,我这个过去只知在书斋里钻研自己所喜爱、所擅长的数学问题的人,走上了运用数学为工农兵服务的大道。”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从事数学研究半个世纪的华罗庚教授,正是经历了刻苦自学,从一个小县城里的小杂货店的学徒,逐步登上数学理论研究高峰的。
一九二四年,刚满十四岁的华罗庚,在家乡江苏金坛县立初中毕业,进了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在这里,他只读了一年,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无法交付饭费,回到家乡的小杂货店里当学徒。他一有空隙就用心读书,买不起书,就借来抄录。他下决心努力钻研数学这门学问,不分寒暑,每天坚持自学,养成了刻苦读书的好习惯。一九二九年十九岁时,他便开始在上海一种科学杂志上发表数学论文。不幸的是,就在二十岁那年,他得了一场伤寒病,卧床半年,病愈后,他的左腿残废了。家里人都很难过,不知他往后怎样生活。但他没有被病残吓倒,继续以顽强的自学精神,象着了迷似地整天整天坐在桌前,不知疲倦地钻研数学。人们都说他太书呆子气了,叫他“罗呆子”。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数学理论的钻研上。他的早期论文,引起了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的重视。熊教授发现了这个有卓越数学理论水平的论文作者原来是一个小店的学徒,一个初中毕业生,越发珍惜这样的人才。一九三二年,熊庆来教授函邀华罗庚到清华大学工作,因为他没有高深学历,只能当个助理员,在数学系做杂务工作。
在清华大学工作数年,华罗庚有机会阅读更多的数学书籍,旁听许多教授的课。他学习和积累了更丰富的数学知识。他开始进修外文,一九三四年后,已能用外文写数学方面的论文,在中外数学杂志上发表。因此,他二十五岁的时候就已成为世界数学论坛上知名的数学家。由于他在数学上的优异成绩,他进清华大学才一年半,就由助理员升为助教。一九三六年,清华大学推荐他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的两年中,他写了十几篇论文,对当时数学上一些悬而未决的难题,进行了研究并作出了贡献。一九三八年,他从英国回国,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数学系教授。
当时,西南联大环境比较艰苦。他住在昆明城外二十里的一个小村庄里,全家住的是两间小厢楼,吃饭、住宿、读书、研究都在一处。晚上点的是一盏菜油灯。楼下的院子里是马槽、猪圈。物价天天上涨,华罗庚教授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养活一家人。但他依然不知疲倦地从事数学研究工作,从艰难深邃的数学钻研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他白天教课,夜晚埋头在书桌前写书,经常工作到深夜,第二天黎明即起。屋子里到处堆满了书籍和演算纸。有时为了求证一个数学中的问题,他深夜从床上爬起来,顺手把身边报纸四周的空白写满了数学公式,进行演算和论证。他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就是这时写出来的。他并且把研究扩展到数学的其他领域。可是,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他的著作得不到在国内出版的机会,只好送到国外出版。直到解放后,这部著作才在我国正式出版。解放前,他应邀到苏联和美国讲学。一九五○年春天,他响应祖国的召唤,毅然抛弃了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终身聘约,回到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二十多年来,华罗庚同志不仅自己一直努力搞科研,而且辛勤地指导着一批青年进行数学研究工作;不仅对高等数学理论研究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还热情关心中学生学习数学问题,专门为中学生深入浅出地写了《杨辉三角》、《数学归纳法》等书。
华罗庚教授曾多次亲聆毛主席语重心长的教导。解放初期,毛主席对他说:你也是苦出身,要为我们国家多培养一些好学生啊!一九五八年,毛主席在谈到卑贱者最聪明时,特别提到华罗庚教授是个初中毕业生。一九六四年三月十八日,毛主席亲笔复信给华罗庚说:诗和信已经收读,壮志凌云,可喜可贺。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一日,毛主席又亲笔复信给华罗庚说:你现在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十分欢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华罗庚同志细心发现和培养有前途的科学研究人才,花费了不少精力。最近从助理研究员提升为研究员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华罗庚发现、培养的人才之一。他常说,我们老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培养青年要象教游泳一样,不能光站在岸上,要跳下水去一起游。
近十几年来,他人老志不老,身残志不残。他运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先后写了《统筹法平话》和《优选法平话》。他和他的学生,冲破重重困难,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跑了二十个省、市、自治区,深入工厂、车间和工地,开展范围广泛的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的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由于各级党委的重视,广大工农群众的实践,“统筹法”和“优选法”在工农业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事实证明,这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好方法,在基本上不增加人力、设备、投资的情况下,通过对生产组织统筹安排,通过选择较优的工艺,就可达到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工程进度,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效果。它为我国数学理论联系实际闯出了一条新路,为我国应用数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对于象华罗庚这样一个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的老科学家,万恶的“四人帮”当然不会放过,对他百般刁难,打击陷害。他们扣压他写的推广“优选法”体会的文章,不让拍摄和放映“优选法”的科教影片。后来,敬爱的周总理亲自批准,才使得一部宣传科学方法的影片在一九七三年国庆节上映。叛徒江青在一九七四年法家著作注释会上,公开点了华罗庚同志的名,造谣诬蔑,乱扣帽子。华罗庚同志坚持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办事,坚决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顶住了“四人帮”的压力。一九七五年十月,他在哈尔滨患了急性心肌梗塞病时,仍念念不忘毛主席的教导,在病床上写信给毛主席,汇报自己十年来走过的历程,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支持。
在谈到粉碎“四人帮”以来科技战线的大好形势时,华教授欢欣鼓舞,指着自己的双肩说:“我要让自己的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世界科学技术的高峰。”他决心不辜负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的教导,不辜负英明领袖华主席的关怀,把自己的晚年全部贡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
本报记者(附图片)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左二)同他的学生在一起,探讨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问题。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