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斥“四人帮”对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的污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2-21
第3版()
专栏:

斥“四人帮”对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的污蔑
李岩石
“四人帮”及其舆论工具蛊惑人心地宣称:社会主义商品制度“必然会孵化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为什么是“必然的”,据说有以下几条“理由”:
一是“如果说,在几百年前,曾经从商品中诞生出最早一代的资产阶级,那末,在现阶段,也一定会从商品中孕育出最后一代的资产者”。历史上有过的,现在也就必然有,这就是“四人帮”的逻辑。历史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曾经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但是,那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并受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价值规律的调节下,小商品生产者不断分化,少数人积聚越来越多的货币,上升为资本家,多数人破产,沦为无产者。在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就是这样产生的。我国现行的商品制度,已不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价值规律已经不起调节作用。因此,我国的商品制度已经不同于历史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制度。在这样根本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什么理由硬说它“必然会孵化出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呢?!
二是“无论是那一种商品交换,都要实现商品的价值。……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就会出现‘价值追逐狂’”,“出现产值挂帅、利润挂帅指导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商品所有者在交换过程中,既要把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出去,同时又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古今中外,商品交换都是如此。但是,能不能说古今中外的商品生产者统统是一批“价值追逐狂”,商品生产都是“资本主义生产”?显然是不能的。因为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把历史上的商品生产分为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简单商品生产情况下,商品所有者交换其商品,并不是为了价值,而是为了使用价值。他们之所以把自己的商品卖出去,是为了买回对自己有用的商品。因此,不能把这种商品交换说成是和资本主义商品交换一样,都是为了“追逐价值”。在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是为了追逐价值,而是为了满足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国家下达生产计划的时候,不仅有产值、成本、利润这些价值指标,而且首先有数量、品种、质量这些使用价值指标。生产单位必须全面完成各项指标,才算全面完成生产计划。生产单位生产出商品之后,要由社会主义商业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进行收购、调拨和销售。在这样的条件下,难道这些生产单位和商业企业都成了“价值追逐狂”了吗?
三是“只要商品制度、货币交换还活着,就会发生私人积聚大量商品和货币即大量社会劳动的现象”。“四人帮”把这种谬论强加在列宁头上,说这是列宁的思想。列宁果真有这样的思想吗?没有。列宁在一九一九年三月,即十月革命胜利刚刚一年半的时候,在分析当时俄国经济战线上阶级斗争的特点时是这样说的:“现实向我们证明,甚至在俄国,也同任何资本主义社会一样,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活着,起着作用,发展着,产生着资产阶级。”(《列宁全集》第29卷第162页)列宁在这里讲的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活着。”“四人帮”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篡改为抽象的商品经济,然后再把它变换为我国现行的商品制度。“四人帮”就象魔术师一样,借助于“商品经济”这一抽象的经济范畴把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反过来又把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四人帮”歪曲和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要手法,就是脱离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条件,用商品货币关系的抽象范畴代替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具体分析,从而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等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我国现行的商品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商品制度,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使它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