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一把砍向革命文艺的黑刀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2-22
第3版()
专栏:各地报刊文摘

一把砍向革命文艺的黑刀子
李少言
叛徒江青和野心家、阴谋家林彪合伙炮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是“四人帮”反党集团反对毛主席革命路线,颠覆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把黑刀子。在这把黑刀子的砍杀下,文艺界首当其害,许多文艺工作者都被他们扣上“黑线人物”的帽子,许多优秀作品被他们打成毒草。就拿泥塑《收租院》来说,这还是江青伙同林彪炮制“文艺黑线专政”论时,不得不承认的好作品,但它同样逃不脱“文艺黑线专政”论这把刀子的灾害。
泥塑《收租院》是在一九六二年就开始酝酿创作的,是在当时中共四川省委和温江地委的大力支持下,全省雕塑工作者共同努力搞出来的,在北京展出受到中外观众的好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四人帮”挥舞起“文艺黑线专政”论这把刀子,《收租院》却成了“黑线”的产物,所有参与《收租院》组织领导的同志都被扣上一大堆罪状,什么“江青同志搞了样板戏,你们就要搞个《收租院》,你们这是同她唱对台戏!”什么“你们这是为文艺黑线涂脂抹粉!”“你们要把《收租院》据为己有”,等等。于是,凡是参与《收租院》组织领导的同志都脱不得身。我们想,既然《收租院》是肯定的作品,组织和从事创作的人怎么就有罪?!后来的事实越来越清楚地说明:江青为了把自己打扮成“文艺革命旗手”,到处抢夺别人的成果,她把革命现代戏的成果抢去,成了她“呕心沥血”的作品,而把原有的作者打成了反革命。在《收租院》的问题上,也是故伎重演。江青把所有参与组织领导的同志都打成“黑线人物”后,一九七四年又向美术界人士说:“《收租院》是我叫搞才搞出来的”。那就是说,《收租院》这个果实是属于她这个“旗手”的。他们原来造谣说别人要把《收租院》据为己有,实际上真正要把《收租院》抢为己有的正是她!“四人帮”的逻辑是,谁创作出好东西,一定要记在“旗手”的账上,不然,就是罪该万死!
既然创作泥塑《收租院》都有罪,创作其他作品更是罪加一等。一九六四年继《收租院》之后,四川雕塑工作者又在汉源县大树公社创作了一组大型泥塑《社会主义新愚公》。《收租院》主要是刻画旧社会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形象,而《社会主义新愚公》则突出反映农业学大寨,贫下中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这组泥塑是成功的,深受农民群众的喜欢。可是“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刀子又把它砍杀了。
从粉碎“四人帮”的那天起,我们美术界高兴得喊出“粉碎‘四人帮’,美术得解放!”的心声。可是,从去年十月六日到现在一年多了,我们的美术创作还没有完全从思想上解放出来,我和一些同志一样,心有余悸,一遇到具体问题就顾虑重重,总觉得有那么一个紧箍咒,使自己不敢甩开膀子干。比如今年五月二十三日为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光辉文献发表三十五周年,我们举办了一个《四川省美术作品展览》,展出的作品是一九四二年至一九七七年以来好的和比较好的部分美术作品,有国画、油画、雕塑、版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水彩画、水粉画、儿童画、漫画、磨漆画、剪纸等,其中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六六年以前的作品就有近二百件。在评选这些作品时,我们重温了毛主席历次对文艺工作者的教导,认识到:这些作品是革命的美术工作者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深入工农兵生活,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时期,用美术形式热情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伟大的党,歌颂工农兵,歌颂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揭露阶级敌人的丑恶嘴脸,发挥了革命美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战斗作用。这些作品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美术创作上是占主导地位的。但是,由于“文艺黑线专政”论这个精神枷锁没有被砸烂,对一些曾经被“四人帮”戴上这样或那样帽子的作品,我们还不敢选来展出。例如版画《蒲公英》,这是一件抒情小品,是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作品,曾多次在国外展出,还得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批准布置在北京迎宾馆里。由于过去被“四人帮”诬蔑为“毒草”,我们便不敢展出。类似这种情况的作品还不少。可见“文艺黑线专政”论这个紧箍咒,对我们的影响是何等的深!这也说明,彻底砸烂“文艺黑线专政”论套在文艺工作者头上的精神枷锁是何等重要。我们决心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甩开膀子大干,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作出贡献。
(原载《四川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