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革命文艺队伍不容诋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2-22
第3版()
专栏:

革命文艺队伍不容诋毁
鲁彦周
叛徒江青勾结卖国贼林彪合伙炮制了所谓“文艺黑线专政”论,否定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猖狂反对毛主席,妄图从文艺界打开缺口,全盘否定十七年,达到其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反革命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在全国文艺界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四人帮”肆意否定十七年文艺战线上的成果,把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对文艺界的干扰破坏,说成是“一条黑线专了无产阶级的政”。他们挥舞这根大棒,残酷迫害革命文艺工作者,把一批又一批革命文艺作品打成毒草,砸烂了许多革命文艺机构,摧残革命的文艺创作队伍。
这一情况,在我们安徽文艺界也不例外。
我们安徽的文艺创作队伍,象全国其他兄弟省一样,是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在党的辛勤培育下成长壮大起来的。在十七年中,它的基本情况是:在战争年代锻炼成长起来的老文艺战士,是我省文艺创作部门的领导骨干,又是我省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带头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工作中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受过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和干扰,但是他们也为安徽的文艺创作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写了不少有益于人民的作品。他们的主流是好的,是革命的,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另外一部分是解放后在党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他们虽然思想和作品都还不够成熟,他们中有些人也或多或少受到过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但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是愿意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愿意在斗争中不断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他们也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写出了不少好的或比较好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还有一部分是解放后从广大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当中发现和培养出来的大批业余创作骨干。在十七年中,他们也为安徽的文艺创作事业作出了很好的贡献,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很有成绩的专业作者。上述三种人,组成了我省一支很有战斗力、很有朝气的文艺创作队伍。他们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共同战斗,辛勤创作,为人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是任何人也抹煞不了的。这就是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我省文艺创作队伍的基本状况。这支队伍中,当然也出现过少数坏人,有的人也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写过有错误的作品,但绝大多数是好的,是能够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战斗的。对这样的一支队伍,“四人帮”及其在安徽的代理人,竟然统统视为“黑线人物”。他们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对许多同志进行无情打击、残酷迫害。他们不仅用种种恶劣手段摧垮党所培养起来的这支队伍,而且对群众文艺组织也统统砸烂。在“四人帮”的“黑线专政”论的屠刀下,我省文艺界特别是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四人帮”之所以丧心病狂地否定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文艺战线的主导地位,炮制了一个“黑线专政”论,归根结底是为他们的反革命政治目的服务的。他们为了要搞自己的阴谋文艺,就一定要否定革命文艺,他们要搞文艺上的“新纪元”,就一定要制造一个“空白”论,而要搞他们的“空白”论,就又必须把一切革命文艺工作者,连同一切革命的文艺作品彻底否定!而要达到彻底否定的目的,便需要把整个文艺战线的十七年说成是“黑线专政”,这样才能搞垮革命的文艺队伍,才能为他们搞反革命的阴谋文艺扫清障碍,这便是“四人帮”的反革命的险恶用心。因此,彻底批判“黑线专政”论,就不仅是一个文艺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彻底推倒这个谬论,对于我省文艺创作队伍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原载《安徽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