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记广州部队一八一医院吴继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2-23
第2版()
专栏:

为了更多人的幸福
——记广州部队一八一医院吴继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广州部队一八一医院侗族主治军医吴继恩同志常说:“做一个白衣战士,就要经常用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这把尺子量一量,同白求恩同志比一比。”
有一个时期,吴继恩在某部家属大队卫生所工作。谁家孩子爱闹病,谁家大人体质差,以至各家人口多少,住房条件如何,家里有什么困难,她都一清二楚。一天中午,家属冯志梅发烧病倒在床上,吴继恩很快来看她。冯志梅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我病啦?”吴继恩笑笑说:“你有慢性扁桃体炎,晌午那阵雨过后,没见你出门,我猜想你是病了。”
一天晚上,吴继恩下乡巡诊回来,听说十里外的山村有位老大娘得了重病。她顾不得疲劳,向老大娘家里赶去。跨进病人家里,只见大娘处于昏迷状态,脸色发紫,呼吸困难。吴继恩诊断是中毒性肺炎休克,便立即用针灸和火罐治疗。两个小时后,大娘清醒过来,但病情仍很严重。吴继恩便在大娘家住下,每天除了给大娘扎针、熬药外,还帮助大娘洗脸梳头,烧水做饭。经过八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大娘恢复了健康。吴继恩离开那天,全村的贫下中农都来送行。
新医疗法在全国推广以后,医院党委指派吴继恩和几名同志成立了新医门诊室。每天,机关、部队、农村来就诊的病人川流不息,有时屋里屋外都等满了人。一次,一位患头痛的病人因工作忙,没有来得及治疗就走了,第二天中午,才利用午休时间来院要求治疗。吴继恩想:工农兵群众为大干社会主义而拚命工作,作为人民的军医,就要适应这种形势。她要那位病人以后什么时候把工作安排妥当,就什么时候来治病。从此,吴继恩每天中午给那位病人看病,十天后病人的头痛好了。
有个老干部腰痛,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去医院看病,一直拖了多年。吴继恩知道后,主动找他商量,约定每天晚上十点以后给他扎针治疗。有时,那位老同志开会学习到深夜,吴继恩照样等着,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为他治好了病。有个病人外伤性截瘫后大小便失禁,她爱人每天用车推着她来门诊,既影响工作,病人又不方便。吴继恩便主动要求到病人家里治疗。她连续上门治疗半年多,直到病人大小便不再失禁。还有一些外地病人,希望得到吴继恩的指导帮助,她便通过书信了解情况,提出治疗方案。几年来,吴继恩的“特约病人”、“书信病人”少说也有五百人。
为了学到更多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吴继恩刻苦钻研业务。她向专科学校毕业的西医学习,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医、草医请教,就连病人也是她的老师。她先后走访了一百五十多名中草医,收集了五百多个民间方剂。去年冬天,医院党委派她到湖南中医学院进修学习。她废寝忘食,用半年时间学完了两年半的课程,使自己的医疗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九七三年初夏,甘肃玉门百货公司阎发孝因患“柯兴氏综合症”来院求医。他血压高,身体异常肥胖,走起路来两腿瘫软。
“柯兴氏综合症”在国内外被认为是治疗办法不多的难症。收下这个病人能不能治好?医院很多人都替吴继恩担心,有人还跟她讲了许多困难。她想,因为有困难就推托,对工作对人民不负责任,那不是共产党的作风。她对大家说:“疑难病症,要在医治过程中逐步认识,我们要做认识疑难病症的闯路人!”院党委大力支持她,让她和同志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
头一个星期,吴继恩综合大家的意见和以往的经验给阎发孝治疗,血压降下来了,可是体重却上去了。吴继恩为了仔细观察病情,从早到晚守在病人床边,终于发现一个过去没有注意的问题:这种病人在一般情况下肥胖并不水肿,而阎发孝既肥胖又水肿。找到了这个特殊症状,吴继恩和同志们重新制定治疗方案,调整针刺穴位。四个月后,阎发孝水肿、肥胖、瘫软等症状完全消失,重返生产岗位。
本报通讯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