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走我国自己农业机械化的道路——农业机械化展览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2-26
第2版()
专栏:

走我国自己农业机械化的道路
——农业机械化展览巡礼
为使我国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行三年决战的关键时刻,为配合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的召开而举办的农业机械化展览在北京开幕了。这个展览以大量的实物、模型、照片和图表充分说明,农业机械化是一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只要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决贯彻执行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的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走我国自己农业机械化的道路,就能高速度地把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向前进。
(一)
进入农业机械化展览馆的展览大厅,迎面矗立着的是:“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大幅标语。毛主席的光辉指示,照亮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前进的道路。
展览厅展出的十二个典型单位,都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多快好省地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样板。其中,山东省的经验最为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这个省目前拥有农用动力一千零五十六万马力,大中小拖拉机八万六千多台,分别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了十倍和十九倍,绝大部分是一九七一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以后发展起来的。山东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正确地解决了是“靠上级发一个机械化,还是自己动手干出一个机械化”的问题。山东省原来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础并不好。从一九五五年到一九七一年,全省农业机械化进展很慢,重要原因是等待国家发一个机械化下来。一九七一年,省委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加强了党对农业机械化的领导,放手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钢铁不足,他们首先从原材料抓起,发展地方支农的“五小”工业,争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动权;设备不足,把地、市、县的地方工业组织起来,协作会战,大搞挖潜、革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齐头并进,力不从心,就在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的基础上,从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出发,一个时期一个重点,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大干了几年,铺开了全省支农工业的布局,初步形成了制造农业机械的生产能力,终于找到了一条高速度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道路。
湖南、广西、河北、江苏等省(区)的经验也都证明,坐等机械化,几十年也等不来,自己动手干机械化,三年五年就会有大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过去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他们从原材料工业搞起,进一步组织制造拖拉机设备大会战。去年一年就生产出中小型拖拉机两万多台,相当于解放后二十三年拖拉机保有量的总和。
“用大寨精神大办机械化”,“用穷棒子精神大办机械化”。展览厅不仅展出了昔阳人民以英雄大寨人为榜样,用革命化统帅机械化,遵化县人民发扬“穷棒子”精神,走“从山上取下来”的道路发展农业机械化等可歌可泣的事迹,还展出了河北省和广东省佛山地区管好用好农业机械的经验。这些单位的经验说明,有了农业机械,并不等于就能实现机械化,只有管好用好农业机械,才能真正“化”起来。佛山地区在大办农业机械化的同时,从地、市、县到社队,普遍加强了农机修配网、人员培训网、零配件供应网、科学研究网等五网建设,全区拖拉机完好率去年达到百分之八十二,农业机械完成的工作量大大提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必须在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大力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黑龙江省的绥化县和湖北省的新洲县,改革农机具配件,适应精耕细作的要求;改革农艺,适应机械耕作的要求,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条件。绥化县由于逐步解决了机械化精耕细作的问题,三年多的时间,拖拉机田间作业项目从五项增加到十七项,许多单项作业合并起来向联合作业方向发展。拖拉机田间作业量由原来的百分之三十八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二,粮豆单位面积产量迅速提高了。
全县抽出了一半劳动力从事农田基本建设、养猪、积肥、造林、发展社队工副业,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展览厅还展出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阿巴嘎旗的展品。它告诉观众,牧业机械化大有希望。这个拥有百万头牲畜的纯牧区,人口只有三万三千多。几年来,他们贯彻执行毛主席、华主席和党中央有关农业机械化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牧区特点,打机井,灌溉草原,解决人畜吃水的问题;发展机械化半机械化的打草机、搂草机,解决牲畜越冬度春的饲草问题;发展机械化半机械化的运输,保证牧区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物资;发展剪毛机械代替人工剪毛,工效高,产毛多,质量好;发展药浴,提高牲畜健康水平;发展奶粉加工企业,使得牧区牛奶有了销路。我国牧业机械化是整个农业机械化中的薄弱部分,正因为如此,它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想象得到,随着牧业机械化的实现,辽阔的草原,必将出现人畜更加兴旺的景象。
(二)
出农机馆向西南行,便是农业机械展览广场。在这片占地约九千平方米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二百五十多台(件)农业耕作、植物保护、排灌、收获、运输、农田基本建设,以及林、牧、副、渔各业的机械和机具。这是我国农机战线广大职工和农业战线的干部社员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我国自己农业机械化道路的丰硕成果。
这次展出的农机具,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研制成功,定型生产,或在生产上已广泛推广使用。河北省东光县机械厂出产的IK—80旋转开沟机,应用铣削的原理设计,用于农田作业,不仅可以一次成沟,而且沟壁光滑整齐,质量好,效率高,每小时可开沟五十七米到二百六十二米,可抛土七十至一百五十立方米。已广泛使用于长江中下游易涝地区的大型轴流泵,是我国新发展的一种排灌机械,它能抗大旱,排大涝,被群众誉为“吐水蛟龙”。为了扩大拖拉机的使用范围,近几年来我国发展了不少变型产品,真是琳琅满目。这里展出的,有适用于间种套作、精耕细作的高地隙中耕拖拉机;有功率大、效率高的四轮驱动拖拉机;还有适用于坡地作业的小型履带拖拉机。这些产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拖拉机工业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由单机向系列化的方向发展,变一机一用为一机多用,是加快农机工业步伐,提高农机使用效率的又一重要成果。近年来,在农机战线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努力奋战下,各种系列化的新机型成批涌现。仅第一机械工业部这次展出的耕作、排灌等八个方面的展品,就有十五个系列。过去主要靠引进、仿制,机型落后,配套不合理的旱田机械,现在犁、耙、播种机具都已配套成龙,定型机具达二百六十多种,其中的二百一十多种已能批量生产。发展较晚的水田机械,犁、耙、旋耕等耕地整地机具,也在研制、生产的基础上,完成了三个系列、三十种机型的设计,并开始了批量生产。产品系列化的结果,大大提高了通用化、标准化的水平,不仅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而且也给使用单位对机械的保养维修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这次展出的机具,不少是根据我国复杂的自然条件和精耕细作等农艺要求设计的,比较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内容和特色。这里有:适合湖区、沤田作业的机耕船;有可以改变南方稻作区几千年来“拔插耘收四弯腰”状况的水稻拔秧机、插秧机、中耕机和小型动力收割机;有为解决北方旱区、半旱区人畜饮水问题的深井泵、深井潜水电泵。这些都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耕作上的不同要求和人民公社的经营规模、购买能力而研制生产的。江苏省海安县农机修造厂出产的江苏—73型可调螺矩挂桨,从外表看,只是一件其貌不扬的小小机具,可是就是这个小机具,却使千百万只农用木船改变了面貌,变成了航速成倍提高的机动船,大大改善了农业水上运输的状况。据展出的资料介绍,这种机具自一九七三年定型以来,已生产五万件之多。
在广场的左侧和后背,是两排用活动房屋组成的展览室。室内展出的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半机械化农具、农村小电站和支农冶金材料,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几个方面,就使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多彩多姿。从这些展品中和图表上,人们可以看到化肥生产的突飞猛进,看到农村小电站的蓬勃发展,看到高效低毒农药的迅猛增长,看到冶金工业在支援农业上的重大贡献,看到农业的“常规武器”——半机械化农具也在急起直追,和现代化的农机工业比翼前进。特别令人兴奋的是,敬爱的周总理亲自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增添的新项目——塑料薄膜,已经在促进农业增产上日益显示出重大的作用。展室的图表上醒目地写着:将塑料薄膜用于水稻育秧,每年可增产上百亿斤稻谷;将塑料薄膜用于蔬菜生产,可使地方蔬菜生长期延长三四个月;将塑料薄膜用于甘薯育秧和薯蔓越冬,又可节约大量薯种和大幅度提高产量。至于其它塑料制品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使用也与日俱增。化肥的包装、各型水管、喷滴灌用具、鱼网鱼具、农用绳索等等,都大量采用了塑料制品。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步伐。
(三)
农机广场南面两排整洁轻巧的简易房里,陈列着农机修旧利废的展品。这里虽然没有豪华的布置,但墙上悬挂的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张张简明的图表,展品台上已经修复的拖拉机、柴油机、汽车上的各种零件,却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摆在最前面的是三十多件拖拉机、柴油机壳体件。其中有重达二百八十多公斤的东方红—54拖拉机机体,原来因为有破洞和缸盖螺孔滑扣而报废,后经黑龙江省兰西县农机修造厂的工人用粘补的方法修理,只花了七十三元材料费就起死回生可以使用。还有因有裂纹而报废的长达一米多的东方红—54拖拉机后桥壳体,后经广东省番禺县第二农机修造厂的工人用粘接与螺杆加固的办法修复了,重返生产岗位已有五年之久。有一张图表标明:广东省番禺县第二农机修造厂一年就粘补壳体件一千多个,节省金属材料十二万五千吨,资金一万七千元。如果全国每个县的农机修造厂都能达到这个厂三分之一的修复量,全国每年就可节约资金一千多万元,金属材料一万吨。许多对比图表令人信服地表明,在农机战线本着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精神,大搞“修旧利废”,对加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国农业机械化展览馆丰富多采的展出,令人信服地说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已经取得十分可喜的成果,前景是光辉灿烂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按照毛主席指出的道路走,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踏踏实实地工作,善于学习先进经验,不怕困难,埋头苦干,在一九八○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伟大任务,一定能够完成!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