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忆索马里之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7-12-27
第6版()
专栏:

忆索马里之行
中国对外友协代表团
索马里决定废除索苏“友好条约”、驱逐全部苏联“专家”、取消苏联在索马里的一切军事设施的正义行动,获得了索马里人民的坚决拥护和支持,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赞扬。不久前,以王炳南为团长的对外友协代表团,带着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对索马里民主共和国进行了为时一周的友好访问,亲眼看到了索马里人民在西亚德总统领导下,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对索马里人民反帝反霸的决心和索中友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非洲之角”扼红海的出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期来一直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拚命角逐的场所。昔日的沙皇俄国也对之垂涎欲滴。近年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继承老沙皇的衣钵,加紧向这个地区侵略扩张,把它的侵略魔爪伸进了索马里。
但是,索马里人民是具有反帝、反殖斗争光荣传统的英雄人民。他们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进行过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绝不会容忍社会帝国主义从后门进来逞凶。这些年来,苏联在“友好”的幌子下侵犯索马里主权、妄图控制非洲之角的丑恶行径,激起这个国家人民的切齿痛恨。今年三月,苏联抛出了一个亲苏“邦联”的“建议”,当即遭到索马里的反对。与此同时,苏联利用非洲之角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争端,挑拨离间,煽风点火,破坏非洲国家的团结,大大加剧了这个地区的紧张局势。当我们的代表团到索马里时,索马里人民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忿恨已经溢于言表。
索马里人民憎恨他们的敌人,但热爱自己的朋友。这一点,代表团深有体会。
中国人民和索马里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早在一千年以前,两国人民就有了友好交往。十五世纪,我国的著名航海家郑和曾多次访问索马里。同时,索马里的友好使者也来过我国。中索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只是由于殖民主义的侵略而遭到中断。在两国相继获得胜利之后,中索人民的传统友谊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苏莱曼代理总统在接见代表团时以及西亚德总统夫人在接见代表团的女团员时,都热情回忆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总理对索马里的友好访问以及两国领导人为巩固和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所做的贡献。摩加迪沙街上,一位过路的陌生人拉着我们代表团一个同志的手说,一九六四年周总理访问索马里时,他有机会和周总理握过手,至今怀念不已。这个城市的领导人在欢迎代表团的群众集会上表示:周总理虽然逝世了,但他的精神永远和索马里人民在一起,他的伟大形象永远活在索马里人民的心中;愿来自远方的中国朋友把索马里当作他们的第二故乡。这是多么感人肺腑的话啊!
在索马里的日子里,我们完全生活在友谊的海洋之中。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男人、妇女、老人、儿童,对我们的国家和人民都有着深厚的情谊。在各种集会或地方的欢迎会上,都可以听到用中文和索文演唱的《东方红》。在摩加迪沙妇产、儿童医院里,一位只学了几个月中文的索马里年青医生,不仅能用汉语欢迎我们,而且还能表达他要向中国医生学好针灸本领以便为索马里病人服务的决心。代表团在首都参观卷烟火柴厂和在中谢贝利州乔哈尔县参观水稻烟草试验站时,看到中索两国技术人员并肩战斗、互相学习、密切合作,无不深受感动。主人们异口同声地表示,这些项目填补了索马里工农业的若干空白点和不足之处,有利于索马里在独立发展的道路上前进。当地群众把这些项目都看成是中索人民真诚友谊的象征。他们赞颂华国锋主席的领导,钦佩我国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国方针。
索马里群众经常喜欢用“真心朋友”这样的称呼,欢迎我们代表团。在下谢贝利州,州长特意选择在浓郁的芒果树下,为代表团举行午宴。宾主席地而坐,一边畅叙友谊,一边吃着用手抓取的烤全羊和米饭,喝着骆驼奶,气氛格外亲切、热烈。这位刚从几十公里以外兼程赶来的州长对我们说,索马里人在款待“真心朋友”时,才采用这种隆重的传统的欢迎方式。宴会结束时,主人向代表团赠送一个用一对大型象牙制作的艺术纪念品,祝索中友谊不断发展。索马里朋友一再高呼:索中人民友谊“汉诺拉多”(索马里语,万岁)!
对外友协代表团回国已有三个月了。但是,索中人民友谊“汉诺拉多”的响亮口号,犹在耳边回响。我们深信,今后,在共同的斗争中,中索人民的悠久友谊,必将焕发出新的光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