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人心不可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1-10
第3版()
专栏:

人心不可欺
北京光华木材厂 林国梁
十七年的文艺领域到底是红线主导还是“黑线专政”,这是个大是大非问题,必须弄清楚。
“四人帮”胡说“文艺界在建国以来”,“被一条与毛主席思想相对立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我们的政”。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文艺作品,疯狂打击、迫害革命的文艺工作者,妄图以文艺界为突破口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各条战线的成就,以达到他们篡党夺权的罪恶目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中,我国的文艺战线和其他各条战线一样,尽管有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严重干扰破坏,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占主导地位的。
我仅就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文艺作品在我厂图书馆的借阅情况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厂业余图书馆自一九七二年重新开放以来,在各种小说中最受欢迎、流通量最大的是文化大革命以前的优秀小说。在“四人帮”横行时,经常有许多职工向我们询问《红岩》、《清江壮歌》、《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书为什么不让看,有的同志在借书时就直截了当地提出:我要借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好小说。他们说:现在的书(指“四人帮”所谓“三突出”一类的小说)没意思。看了前边就知道后边,看了这一部就知道那一部,反正都是一个调儿,没什么好看的。
“四人帮”一方面封锁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好作品,另一方面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却大量推销按照他们的“三突出”原则写出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根本推销不出去。凡是“三突出”一类的作品,绝大部分都在我厂图书馆的书架上摆着,有不少从买来以后始终无人问津。
尽管“四人帮”不让借阅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好作品,但《红岩》、《青春之歌》等小说,几年来经常在职工中传阅。
这说明尽管“四人帮”在文艺领域大搞文化专制主义,封锁、禁锢、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好作品,但“四人帮”封锁不了广大读者的心。对于十七年的文艺作品,广大读者自有公正的评价。
最近我们厂召开了几次评书会,由团委组织青年座谈《红岩》这部小说,大家普遍反映,这是一部好小说,读了以后深受教育。许多青年表示,一定要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接好革命班,紧跟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认真贯彻执行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以上事实说明,“四人帮”污蔑建国以后十七年的文艺作品是“一大、二洋、三古”,“厚古薄今”,“厚死薄生”,污蔑十七年的文艺领域“毒草丛生”,一无是处,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文艺领域要拨乱反正,首先一定要深入批判“四人帮”的“文艺黑线专政”论,坚定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让革命文艺作品更好地发挥它的战斗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