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江苏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发展农机生产 紧紧抓住农业生产需要最迫切,增产效果最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最有效的方面,集中力量,一仗一仗地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01-11
第2版()
专栏:

江苏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发展农机生产
紧紧抓住农业生产需要最迫切,增产效果最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最有效的方面,集中力量,一仗一仗地打
据新华社南京一九七八年一月八日电 江苏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效果。
到一九七七年底,全省平均每八亩地拥有一个马力。机电排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六。平均每个公社拥有五台大中型拖拉机,每个生产大队拥有五台手扶拖拉机,机耕面积达到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七。每亩耕地施化肥五十四斤。全省基本上实现了排灌、脱粒、粮食加工、饲料粉碎、植保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促使全省农业生产面貌初步改观,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一九七一年以来,全省粮食连续七年超《纲要》,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从一九七○年以来,全省平均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食八十多亿斤,皮棉近八百万担,生猪一千多万头。
江苏省的农业机械化,总的来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例如,拿去年同一九六五年相比,大中型拖拉机增长了四倍;手扶拖拉机增长了二百三十五倍。其他象机电排灌动力、化肥等,发展也都较迅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同他们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很大的关系。
实现农业机械化,涉及的方面很多,从何抓起?江苏省从农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紧紧抓住农业生产需要最迫切,增产效果最显著,减轻劳动强度最有效的方面,集中力量,一仗一仗地打。这个省有丘陵、平原和圩区,农业生产受洪、涝、旱灾害的威胁很大。针对这种情况,他们把发展机电排灌事业列为主攻方向。首先,大打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人民战争,建立适应机电排灌的水系河网和园田。通过二十多年的奋战,全省已在三分之二的面积上初步建成了能控制、能调度的河网水系。从一九六○年开始,全省逐步构成了一个大中小相结合的机电排灌网。为了对付一些地区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的旱涝灾害,省建立了拥有十万六千马力的机动抗旱排涝队,多数地区也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机动抗旱排涝队。这支队伍,可以随时集中、调动,投入突击战斗。发展了机电排灌,增强了抗灾能力,保证了农业的高产稳产。
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和复种指数的增加,肥料不足的问题又突出了。全省又齐攻这一关。在努力积、造自然肥料的前提下,各地集中力量建设小化肥厂,增产速效肥。
抓水利建设、机电排灌和小化肥,为改变农业生产面貌创造了条件。但是,农业要上去,还必须解决农时季节紧、劳力不足、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此,江苏省委又部署了大打制造手扶拖拉机和中型拖拉机的战役,使手扶拖拉机的生产能力,一九七七年比一九七○年提高三倍多。
农业机械化靠伸手向上要,很难化起来;下决心自力更生干,很快就见成效。江苏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把毛主席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直作为搞农业机械化的指导方针。具体来说,就是在国家统一计划下,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认真贯彻执行以省、市、区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注意发挥地、市、县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各地现有的工业基础,因陋就简,土法上马,先土后洋。他们发扬大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革命精神,大力发展小农机、小化肥、小农药、小水泥、小煤窑等工业。这些工业的发展,使农机具和配件的制造迅速在数量和品种上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及时、有效地支援了农业,更好地发挥了工业在农业技术改造中的主导作用。全省农机产品,除少数大中型拖拉机、大柴油机以外,基本上都是立足省内,自力更生生产的。他们根据本省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了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无锡县从一九七○年以来,大办县、社、队企业,初步建成能够适应农业发展需要的支农工业。现在,全县农业机械动力已从一九六五年的每二十九亩田一马力,提高到三亩田一马力。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办社、队企业,壮大集体经济力量,是江苏省实现农机购买以集体经济为主的一条重要途径。文化大革命以来,社、队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一九七七年,社、队企业的产值比一九七○年增长了二倍以上,等于解放初期全省工业总产值三倍多。与此同时,许多地方还积极发展种植、养殖等多种经营,为购买农机积累了资金。这些年来,全省购买农机的资金百分之七十五都是社、队集体筹集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